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 无言之美》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

  •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
     
    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
     
    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
     
    ,都要费许多笔墨。

    组卷:24引用:6难度:0.9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6引用:5难度:0.9
  •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71引用:5难度:0.9
  • 4.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组卷:215引用:9难度:0.7

三、课外阅读

  •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的阅读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信息载体、图书形式以及阅读方式发生怎样变化,阅读的价值与阅读的本质不会变,人类的阅读需求不会变,以阅读充实生命、改变命运的梦想也不会变。
          阅读也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在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重点校与薄弱校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要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还需探索更多路径、找到更好方法。
          有教育学家曾说过,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让所有学生能够和那些最伟大的经典对话,用阅读填平生活的沟壑,正是推动阅读的社会意义所在。
          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用阅读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他们将因此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未来,也必将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发展拓展出更大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有改动)材料二
          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读书的意愿明显高于成年国民,且在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0至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2.9%,较2018年的80.4%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一方面,未成年人正处于学习和知识吸纳时期,对图书阅读的需求比较旺盛。受家庭和学校管理限制,他们还没有对电子阅读形成依赖。另一方面,未成年人读书意愿的提升也与在学校教育中大量倡导读书密不可分。广泛阅读,让应试教育真正地转型为素质教育。”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分析。
          徐升国认为,当前多数成年国民对个人总体阅读情况不满意,恰好说明成年国民对读书存在需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为成年人营造更好的读书氛围。疫情期间,可向居民发放读书消费券,鼓励读书。长远来看,应继续加强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在居民生活的区域布设更多设施——社区书屋也好,农家书屋也罢,智慧借阅终端也好,要让读书与居民的生活真正实现接触的零距离。此外,培育社会组织,举办更多读书会、读书讲堂、读书活动,加强对读书的指引,甚至可以细致到编制某一类书的书目、讲解某一本书的阅读方法。”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4月23日,有改动)
    材料三      今年春节期间,出版社和数字阅读平台纷纷限时开放数字图书、数据库等,免费供读者使用,揪起了一股数字资源“免费热”。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提供免费资源和服务的出版企业已超过100余家,而且数量还在继续增加。免费提供的内容包括电子书、网络文学、有声书、知识付费课程等近年来热门的“风口”资源。
          这段时期,实体书店受到较大冲击。面对严峻局面,实体书店并未气馁,而是积极展开自救。
          南京民营书店先锋书店的网店已在两周前全面复工,目前通过微信微博营销推广,直播售书等方式来实现网络销售。书店品牌运营部主管李新新说:“接下来,网络会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未来我们转型的重要方向。”民营书店单向街书店则发起网络众筹,读者可以选择以50元至8000元的额度,购买书店的购书卡。
    (选自《文化消费有了更多可能》,有改动)(1)材料二分析未成年人读书意愿高于成年国民的原因是什么?
    (2)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3)实体书店在这次疫情中受到较大冲击,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以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组卷:44引用:4难度:0.6

四、微写作

  • 12.你认为“穷形尽相”是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吗?请举例论证。

    组卷:21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