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5/1/3 2: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
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组卷:309引用:23难度:0.7 -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510引用:8难度:0.8 -
3.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06引用:90难度:0.9 -
4.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513引用:131难度:0.8 -
5.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一些研究方法,下面是几个研究实例,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①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②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③探究音调与物体的粗细、长短、松紧的关系
④根据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来表示温度的变化组卷:20引用:2难度:0.5 -
6.如图,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 液态氨 酒精 水 煤油 沸点/℃ -33 78 100 150 组卷:196引用:11难度:0.7 -
7.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的应用,关于这些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03引用:7难度:0.6 -
8.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时往往会形成一层水雾覆盖在护目镜内侧,如图所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形成与护目镜上的水雾形成相同的是( )
组卷:898引用:24难度:0.8 -
9.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组卷:1646引用:29难度:0.8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52分)
-
27.某一兴趣小组自制道具探究小孔成像:如甲图所示,她将易拉罐盖子去除,在底部中心钻个小孔,AB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纸筒,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将A端蒙住,然后将纸筒插入易拉罐观察。
(1)为便于观察研究,应将 (A/B)端插入易拉罐,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眼应对着 (薄膜/小孔)进行观察,将纸筒向易拉罐内推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像将 (变大/不变/变小)。
(2)小组同学采用LED灯研究像的性质,下列形状的LED光源最合适的是 。
A.C形
B.T形
C.X形
D.P形
(3)另一兴趣小组也进行了小孔成像的探究: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3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观察白纸上的光斑。小华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乙所示),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将右侧的卡片缓缓向左移动,观察光斑变化情况。上述过程中可以探究光斑的形状与 的关系(小孔形状/小孔大小);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 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变大/不变/变小)。组卷:45引用:2难度:0.6 -
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
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变响,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变弱,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变小,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后来人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多普勒效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象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1)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光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2)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工作的,仪器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与反射后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实际测量中,若正在鸣笛的汽车静止,警察径直向这辆鸣笛的汽车处走过去,(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现象。
(4)战场上,有经验的士兵从听到炮弹呼啸的声调越来越低,判断出炮弹正在 (选填“靠近”或“远离”)他,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组卷:731引用: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