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八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2019年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 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这表明(  )

    组卷:41引用:5难度:0.8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国的象征和标志。下列场所中,应当悬挂国徽的有(  )
    ①保定市人民政府
    ②保定气象台
    ③保定人民法院
    ④保定火车站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3.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下列说法最符合题意的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7
  •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据此完成题4~5题。
    下列能够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行为有(  )
    ①乡村中小学每天向学生免费发放营养餐
    ②政府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③我国政府坚决反对美国军援乌克兰的拱火行为
    ④加强环境治理,严厉打击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5.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请回答4~6题。
    针对上述材料,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6.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是因为宪法(  )
    ①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是根据其他法律来制定的
    ④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组卷:122引用:7难度:0.8
  • 7.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我国国家机构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监察机关
    ②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产生人民代表大会
    ④人大代表组成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监察机关

    组卷:87引用:4难度:0.7
  • 8.如表对我国《监察法》第一条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一条  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①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②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最高
    ③我国所有公民都要接受国家监察
    ④宪法是该法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组卷:41引用:2难度:0.7
  • 9.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全国各地县乡人大换届选举陆续举行,将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此次换届选举依据的法律主要是(  )
    ①宪法
    ②义务教育法
    ③选举法
    ④未成年人保护法

    组卷:3引用:2难度:0.8
  • 10.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我与宪法”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的发言中表达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宪法是我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我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③宪法对我享有的民事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
    ④我要认真行使修改宪法的基本权利

    组卷:90引用:4难度:0.7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 3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有公民对此提出合宪性审查建议,认为这样会导致司法审判实践中出现不公平现象,与宪法有关精神不一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审查后,建议最高人民法院适时修改完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1)从宪法角度,你认为公民提出该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做法有哪些法律依据,请从两个角度进行概括?
    (3)哪些法律素养为该公民提出此建议提供了支撑?
    (4)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维护社会公正的途径。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33.许某使用微博账户先后发布2条包含侮辱英雄烈士董存瑞内容的信息,阅读次数达9万余次,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愤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许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作出一审判决,依法判处许某有期徒刑七个月.有关部门对侵犯英烈荣誉的言行重拳出击,广大网友拍手叫好!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们这个社会,每当诋毁英烈的错误言论出现,总能引来舆论的一致声讨。同时我们也看到,仍然存在一些声音为那些诋毁英烈者叫屈,认为对他们的批评和惩处是“上纲上线”,实在没有必要。
    相关链接(一)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关链接(二)
    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1)“广大网友拍手叫好”“舆论的一致声讨”彰显了怎样的社会共识与价值导向?
    (2)请你从法治角度,批判那些“为诋毁英烈者叫屈”的声音。
    (3)从相关链接看宪法与刑法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归纳更好守护和致敬英烈的途径。

    组卷:10引用:2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