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30 13:42:58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

  • 1.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投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被标记个体数占投放的标记个体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3.图甲表示某鱼类种群出生数、死亡数和净补充量(出生数、死亡数之差)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种群净补充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4.狍子是中国东北林区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狍子经济价值较高,是猎人们最爱猎捕的野生动物之一,滥捕导致狍子数量急剧减少。任何猎捕狍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严禁猎捕、买卖、食用野生狍子。对东北某林区一狍子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δ=前一年种群数量/当年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5.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4个锥形瓶分别置于相同且适宜环境条件中进行培养,均获得“S”形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6
  • 6.某研究小组用血细胞计数板来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是该小组所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某同学将培养到第5天的培养液稀释10倍后,统计五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平均值为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6
  • 7.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91引用:15难度:0.7
  • 8.某草原,狐和兔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1引用:10难度:0.6
  • 9.凡是影响种群重要特征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5引用:4难度:0.7
  • 10.生态位宽度表示被一个种群所利用的不同资源的总和。生态位重叠指在一个资源序列上,两个物种利用相同等级资源而相互重叠的状况。物种生态位的宽度大小与生态位的重叠指数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相关研究数据如表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表1  生态位宽度
    树种名 生态位宽度
    西南红山茶(Camellia pitardii) 0.6831
    猫儿屎(Decaisnea insignis) 0.5516
    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0.5018
    野桐(Mallotus japonicus) 0.3133
    冬青(Ilex purpurea) 0.1121
    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 0.1429
    华山松(Pinus armandii) 0.1429
    表2  生态位重叠指数
    种名 光叶珙桐 西南红山茶 猫儿屎 野桐 水杨叶 冬青 华山松
    光叶珙桐 0.0924 0.0556 0.0127 0.0141 0.0717 0.0144
    西南红山茶 0.1128 0.0851 0.0800 1.1036 0.0162
    猫儿屎 0.0939 0.1522 0.0919 0.0000
    野桐 0.594 0.0910 0.0000
    赤杨叶 0.0000 0.0000
    冬青 0.0136
    华山松

    组卷:6引用:3难度:0.6
  • 11.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活动,不同地块中获得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种群数量的单位为只)。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蚯蚓 马陆 蜘蛛 鼠妇 蜈蚣 线虫 蜗牛 …… 物种数
    甲地 9 5 4 17 2 28 7 …… 47(种)
    乙地 3 1 6 5 0 8 2 …… 38(种)
    丙地 14 8 3 16 5 37 9 …… 54(种)

    组卷:9引用:4难度:0.7
  • 12.云杉为中国宝贵树种,产于陕西西南部(凤县)、甘肃东部(两当县)及白龙江流域等地,生态学家对白龙江流域某地云杉林中两种林莺的生态需求进行了研究,两种林莺主要觅食树皮和树叶,上的昆虫,觅食部位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7
  • 1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沙市中山公园动物园中的各种生物彼此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不能构成一个群落
    ②地衣阶段形成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苔藓不会使岩石分解
    ③不同地段的种群常呈镶嵌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④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
    ⑤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极度干旱区,群落中物种较少,群落结构较简单

    组卷:0引用:3难度:0.7
  • 14.下列关于不同类型群落中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5
  • 15.下列关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6引用:5难度:0.6
  • 16.某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下表,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赤杨0258122025191494
    栎树21151075420000
    松树00057111310532
    杜鹃22313341321

    组卷:5引用:3难度:0.7

三、简答题(本题共5道小题)

  • 49.科学家把4个与胚胎发育相关的特异性基因导入成年小鼠细胞,培养出了诱导多能干细胞,称为iPS细胞,再将iPS细胞转入小鼠乙体内培养,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获取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如
     
     
    中的细胞。
    (2)克隆培养iPS细胞时,为了防止杂菌感染,需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在iPS细胞诱导培养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不具备干细胞功能的细胞,若用维生素C处理,能显著提高iPS细胞的诱导成功率,原因可能是维生素C可诱导某些基因
     

    (3)研究人员将iPS细胞团注入缺乏T细胞的小鼠体内,细胞团能继续生长。由此可推测,图1中iPS细胞团逐渐退化的原因是
     

    (4)图2中,研究人员需要对实验小鼠丙注射
     
    使其超数排卵,从而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再利用
    SrCl2溶液处理、激活卵母细胞,并在体外培养至[④]
     
    期,再利用流式细胞仪筛选出单倍体细胞。
    (5)研究发现,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能分化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该技术培育的单倍体动物可成为研究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功能的理想细胞模型。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50.黑线姬鼠与小鼠是同科不同属的两个物种,其有极为相似的体型和生物学特性,为远缘异种克隆提供良好的实验材料。如图为克隆黑线姬鼠的流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成纤维细胞时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
     

    (2)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会出现
     
    现象,因此在核移植前要用胰蛋白酶将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分散开来。
    (3)可用
     
    处理(物理方法)重组细胞,使其分裂并发育为早期胚胎;选用卵母细胞作为细胞核的受体的原因是
     

    (4)为了提高早期胚胎的利用率,可以对桑椹胚进行
     
    处理,操作时要注意
     

    组卷:8引用:1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