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6 7:0:2

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3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你们再降一块钱都降不成吗?”“底价是不能改的,请拿出最大诚意为老百姓让利”“为了患者一分一厘都会争取”……一段时间以来,医保谈判的砍价场面,在网上赢得一片叫好声。现场谈判是确定医保支付价格的“临门一脚”,尤其是面对那些价格高昂、科技含量高的国际知名药品时,一分一厘也需“锱铢必较”。同时,谈判过程扣人心弦、牵动人心,毕竟这关系到13.6亿参保人的用药,大量救命救急的好药能否经过谈判降价进入医保,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家庭的稳定安宁。可以说,医保谈判就是为民砍价。这背后是人民至上的信念,尽最大努力提供性价比最优的药品,满足人们基本用药需求。
          价格谈判中分厘变化,叠加庞大的患者基数,都意味着巨大利益的调整,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最大程度地用好有限的医保资源,在坐上谈判桌前,医保谈判方需要收集大量的谈判药品信息,了解生产使用情况、临床使用证据、国内外价格信息等,以知己知彼为百姓赢取更大降价空间。这是一个专业而有担当的过程。近年来,我国开始利用药物经济学等专业工具评估药品价值,同时有支付标准测算组,结合国内外情况、可替代性、医保承受能力等,综合评估谈判药品的真实价值,测算进入医保后的量价效应,最终确定一个预期底价。
          医保谈判公正平等,实现双赢是共识。因而,2020年医保谈判还加大了与企业的沟通力度,增加企业申报环节,组织企业进行沟通,并将纳入谈判范围的药品上市时间延长到公布调整方案的时间。细致完善的谈判规则给了企业更多阐述产品价值的机会,给了创新企业更足的信心。于是,这次获批上市不久甚至获批就经过谈判纳入医保的创新药品较多,群众得以及时享用到最新的创新成果。
          在谈判桌上,要谈下预期底价,谈判现场的技巧、策略非常重要。现场谈判中,最重要的是不被其他任何因素干扰,为群众争取最大的实惠。谈判专家不仅会用话语、手势,还会用眼神、表情,不断引导企业让利、再让利,一直降到预期的医保测算底价。
          我国人口世界最多,参保人数世界最多,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均筹资水平有限。要用有限的医保资源满足最多人口的基本需求,不仅是一道世界难题,同时也考验着医保人的勇气决心和责任担当。唯有怀着人民至上的信念,秉持为民谋取最大利益的坚定立场,才能赢得谈判,让人民的“保命钱”用得好、花得值。
    (摘编自《医保谈判的背后是人民至上,让保命钱用得好、花得值》,有删改)材料二:
          怎么确保谈判工作的公平公正呢?
          一方面,专家廉洁自律是确保公平公正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整个测算的制度和流程也为保障谈判工作的公平公正上了一道安全阀。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说:“药物经济学的这一组专家测算,我们每一个专家是独立测算的。对于每一个药品具体的测算方法,药物经济学组的组长、副组长会商把关,告诉专家大概应该怎么测算。”药品和专家一一对应,责任更加明确,再加上组长们统一标准,结果也就更加公平。
          此外,药物经济学专家组和基金测算专家组平行测算,互不干扰,两组的测算结果都影响着最后的底价。而且严格保密,到了谈判的现场才交给谈判组。
          在最终底价确定之前,为打消企业顾虑,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的三位组长和医保局医疗服务管理司的工作人员组成三个小组,分别和各个企业代表,就每个药品的测算方式,逐一进行沟通。双方反馈意见之后,国家医保局综合各方内容,最终获得每个药品的谈判价格。
          正是在各流程中的严格保密,底价才成为谈判组手里的底牌。这样,谈判组才能在和企业谈判中通过一次次“灵魂砍价”将价格降下来。
    (摘编自央视新闻《医保谈判幕后揭秘:不仅有“灵魂砍价”,还有企业代表流泪》)材料三:
          一款药想要进入医院,最通畅的路是进入医保目录,而想要进入医保目录,药企参与医保谈判是必经之路。
          谈判分为两轮。第一轮面对面沟通,企业的任务是通过沟通,判断医保局的底价,以应对一星期后的最后谈判。一家外资药企的医保谈判代表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医保局的谈判专家非常懂行,问题都在要害,不是网上视频里‘猜个吉利数’那么简单。”
          一星期后的谈判更直接,“就是出价”。企业有两次出价机会,第一次是试探,第二次如果报价仍高于医保局信封价的15%,则出局。“哪怕是16%,都出局。”
          第二轮最为惊险,企业只能根据第一轮报价的结果争取短时间的内部电话会,协商出一个更精准的报价。“一些企业的二轮报价策略是,在公司能接受的底价上打八九折,再上浮15%,这是能报的最低价。”
          当对面的医保局专家说出“恭喜”,企业方代表才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双方就要你来我往,一点点试探,逐渐逼近专家手中的“信封价”,敲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摘编自《南方周末》2021年1月14日《国家“药战”》)(1)下列图示都标示了医保谈判的局部过程,正确的一项是
     

    A.医保谈判组收集谈判药品信息→专家评估和测算→确定预期底价
    B.药物经济学专家组测算→基金专家组测算→沟通企业代表→获得谈判价格
    C.药企代表判断医保局底价→两轮出价→敲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D.药企代表试探出价→以能接受的底价报价以免出局→敲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医保谈判专家要搜集谈判药品信息、评估药品真实价值、对企业出价进行“砍价”,还需要研究谈判的技巧策略。
    B.医保谈判专家只有怀着人民至上的信念,从全体公民切身利益出发,才能让人民的“保命钱”用得好,花得值。
    C.专家的廉洁自律是确保谈判工作公平公正的基本要求,而整个测算的制度和流程则是谈判工作公平公正的保证。
    D.医保谈判专家不断引导企业让利,一直让到预期的医保测算底价。进入现场前,这个底价只有医保谈判专家知晓。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到“最终确定一个预期底价”,就是材料三中所提到的“医保局信封价”,而且是现场谈判时的成交价。
    B.医保谈判应尽量让谈判目录上出现更多创新药、专利药或一些独家药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用药需求。
    C.药企要想让一款药进入医保,只能让它进入医保目录,而要进入医保目录,则必须与医保谈判方进行讨价还价。
    D.药企的第二轮谈判惊心动魄,如果有一次报价高于医保局预期底价的15%,就只能出局,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
    (4)请分别简要概括三则材料围绕“医保谈判”所介绍的主要事实。

    组卷:7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危险任务
    【美】蒂姆•高特罗
          韦斯利载着他的女友博妮塔,将车停在皮坎街坑坑洼洼的车道上。在这辆老旧的庞蒂亚克里,他们争吵了起来。博妮塔绷着脸,声音粗得如锉刀锉物一样让人难以忍受。她想去听特里特的音乐会,要韦斯利去买两张四十元一张的门票。可是,韦斯利却坚持买二十元一张的,他的解释是,这样的票价更适合他们。
          韦斯利嘎嘎作响地磕起他的牙齿,发现自己的耐心快要消失殆尽,感觉自己就像酗了酒,在醉眼矇眬的幻境中操起一把椅子正要扔下。博妮塔把双臂叉在胸前,称他为路易斯安那州派因油区最吝啬的约会者。
    “你可以回家了,你去等着有人捧着一束玫瑰爬进你的窗口吧!”他嘶喊道,“记住,不要等我了!”
          韦斯利转身走进父亲的厨房,父亲正坐在餐桌边,喝着一杯冰茶。
    “我想,你应该回来揽下店里斩肉的活。和我以前一样,你这方面是个行家。这远比为砾石公司开车靠谱,你不是做那事的料。”
          韦斯利朝窗口走去。“我运砾石已有好一阵子了,我觉得这活不错。”他靠在木制的窗框上,凝视自己破旧的庞蒂亚克,一缕带着油气的黑烟从发动机罩壳的小孔逸出,腾腾升起。父亲继续喝他的冰茶,没有搭他的腔。
          事实上,韦斯利比砾石场里其他司机都要跑得勤快,他每天以飞快的车速运送石头到建筑工地去,他渐渐习惯途中空气突然发出的爆破声,那是因为车底的轮胎遭道路磨损而引起的。他觉得驾驶卡车比摆弄自己那辆庞蒂亚克强多了,由于被重以吨计的碎石压着,车子仿佛是贴着路面飞行,这让他觉得自己开着一辆运输机。要是前面车道上有辆大轿车以六十五码的速度行驶,他会以九十码的速度飞一样冲上前去超越它,让车轮溅起一片水花;而后面的挂车,有五十英尺长,一块松开的油布在它上面狂乱地飞舞着,煞像巫婆的披风。
          第二天一早,他像往常一般到公司等活干,然后就看到工头摇摆着他的大肚腩从简易工棚里跑出来,攀到卡车的阶梯上,向窗内探进他那张长满胡须的黑脸。“如果到九点钟你还不能将这鬼东西送到新奥尔良,”他说,“你就别再回来干这行当了,当掉卡车,在乡下待着吧。”
          韦斯利迟疑了一下,接着从驾驶座底下抽出一根钢棒,狠命地敲打每只轮胎,检查它们是不是都充足了气。这是一辆超长的拖车,里面堆满潮湿的碎石,韦斯利很快把它开上了弯弯曲曲的两车道柏油路。在每次换挡时,他都会重重地踩下油门。他一点儿也不考虑行车的危险,他将眼前的挡风玻璃当作是一块视频游戏的硕大屏幕,窗外向他呼啸涌来的不过是一些滑向真空显像管的电子图像。他看了看表,八点零五分,新奥尔良的建筑工地在九点钟必须用这些砂砾来混水泥,否则就只好把前来轮班的工人打发回家。“岩石之王”在他脚下跳跃着、奔跑着,就像一头在惊鹿后面穷追不舍的狼。
          他的车风驰电掣,在一个斜坡的底部,他为了超过一辆疾驰的灰狗巴士,让车轮打了一个弧线,飞快地插入右边的车道。这时他觉得车轮在快速转动和不规则地跳动,仿佛马上就要飞离路面。“天啊,”他带着惊慌和恐惧大声嚷了起来。但是,当他进入笔直平坦的路段时,他反倒像是在经历一段晦暗平庸的人生,觉得异常空虚、乏味。他打开雷达探测器,心想,这趟运载任务一定得完成,如果能在九点钟之前进入市中心,他就可以获得三倍的报酬。
          卡车被加速到八十码。韦斯利急匆匆踩下制动器,从后轮胎冒出一些黑烟。此刻,这个视频游戏必须完美地进行。他驾车的速度无人可以匹敌,这速度简直令他陶然若醉,直到他的车爬上一个红顶小丘的坡峰,他看见倾斜弯曲的下坡路在他脚下蜿蜒而去。他只管驾驭他的机器,如同少年时任意驱驰的单车,完全不关乎铁和岩石。他的车驶入山坡底下的弯道,开到一辆停着的校巴后面,校车前面摆着一块模糊不清的锡皮警示牌,十几个儿童正牵着一根绳子依次过马路。韦斯利卡车的轮胎好像受到了惊吓,发出惊人的嚎叫。那些堆在车上的碎石块纷纷落下,敲在驾驶室顶上,他能够听出,翻新过的轮胎一个个爆脱了外胎。当孩子们一张张小脸从眼前闪过,他似乎刚从“视频游戏”中惊醒过来,双臂上的汗毛一根根竖了起来,腿上的肌肉在痉挛,当卡车向前冲撞要超越校巴时,他不敢正视眼前即将发生的一切,他紧闭双眼喊叫着,终于这辆车像是淘气的孩子在父亲的掌掴下畏缩了。
          他睁开眼睛,卡车已经滑出柏油路面,闯入路边一个泥坑里。韦斯利的双臂和双腿就像是没有感觉的橡胶。他转过头对着旁边反射镜里映出的视觉空间,心想那里面一定有后面灾难的缩影。这时候有三四个小脑袋从路边的沟渠里探了出来,朝他的方向张望,这证明似乎没有人受伤。他听到陷在污泥中的轮胎在发出嘶嘶的声响,空气中散着焦物的恶臭。此刻,他恐慌极了,也动弹不得,所能做的就是局促不安地蠕动身体。
    (选自蒂姆•高特罗《死水恶波》,原题为《空路不堪望》,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斯利和女友为音乐会门票价而争吵,这表明他生活拮据,这也是他拒绝父亲建议而坚持继续为砾石公司开车的原因之一。
    B.韦斯利开车时产生驾驶“运输机”的错觉,这是因为运送的货物过重,而他驾驶速度极快,这一交待也是为展开后面的情节作铺垫。
    C.“危险任务”的故事反映了一部分现代人的生活状况,他们试图改变现状,于是只能肩负重担冒险前行,韦斯利的遭遇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
    D.韦斯利极速行车险些撞向校巴和儿童,卡车最终滑出路面陷入泥坑,这场事故使他无法准时到达目的地,他因为这一点而感到极度恐慌。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韦斯利冒险驾车为中心情节,叙事简洁,节奏紧张。主人公对三倍报酬的憧憬与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形成强烈反差。
    B.小说把韦斯利的人物刻画置于和女友、父亲的人物关系中,既交待他的生活现状,也在不同个体的形象比照中突出其性格特点。
    C.小说有意渲染韦斯利极速驾驶卡车的“陶然若醉”,把主人公开车过程描述为“视频游戏”,展现人物极端的精神状态。
    D.小说中把卡车比作惊鹿后穷追不舍的狼,并用“嚎叫”一词写轮胎发出的声音,这些描写手段有助于衬托人物形象,并营造紧张的气氛。
    (3)作者在故事的叙述中,多次提到“九点钟”这个时间点,这一细节的安排有什么效果?

    组卷:7引用:1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7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吾谓斯文遂 绝:形容词,独一无二
    ②章武皇帝纳谏思 理:动词,治理
    令师道掠美 而:连词,表转折
    ④是朕拔擢名位 致:动词,获得
    母陈夫人之丧 丁:动词,遭遇
    ⑥然多排摈,不得用其才 为:判断动词,是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B.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C.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D.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文才出众。顾况擅长写文章,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对居易的文章却十分赞赏,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B.白居易擅长作诗。他写的众多诗歌都富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之弊,补救政务的缺陷,当时的读书人收藏了他很多文章。
    C.白居易积极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为魏徵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认为应由朝廷来做此事,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D.白居易坦率耿介。针对吐突承璀任招讨使一事,他进谏时言辞急切让皇帝很不高兴,幸亏李绛为他说情,才纾解了皇帝的不满。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组卷:6引用:1难度:0.5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

  •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①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本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题,8分)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
    (1)《短歌行》中,曹操将贤才比作明月,以其无法采摘而表达贤才难求的诗句是“
     
     
    ”。
    (2)在《登泰山记》中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的句子是“
     
    ”,表现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
     
    ”。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这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突出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曲虽罢,但却如余音绕梁,令人沉醉其中。
    (4)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17分)

  • 6.阅读下面德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而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
          大自然将玉作为漂亮珍宝赠与人类。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发扬和传承。它表里如一,瑕不掩瑜;光泽滋润,刚柔相济;宁折不弯,不为瓦全;断口锋利,却不伤人;声音清越,却不张扬。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尚玉的民族,在使用玉石的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玉石文化。古代文人甚爱风雅,巧妙地将“玉”运用于诗文之中。诸如屈原的“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李白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龚自珍的“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等等借玉石寄托思想与感情。
    (1)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C.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玉石之国”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的“一抓准”“一口清”绝技,他创造的整套服务经验和服务艺术,至今为全国广大商业、服务业职工学习和称颂。
    B.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C.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
    B.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不断发扬和传承玉石文明。
    C.自中国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发扬和传承。
    D.自中国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

    组卷:10引用:2难度:0.6

(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共10分)

  • 17.《再论文字下乡》篇中写道:“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下列行为不属于“习”的一项是(  )

    组卷:72引用:13难度:0.7

  • 18.结合《乡土中国》内容,完成下列填空题。
    (1)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
     
    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
     
    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2)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
     
    ;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
     

    组卷:9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