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请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切问而近思。(《论 语》)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请根据提示默写出古诗文原句。
    ⑤习近平主席引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高屋建瓴地指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必将如凤愿涅槃、焕发新生。
    ⑥《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为何会用“
     
     
       表明自己毫不羡慕“同舍生“优越的条件。食物的鲜美、衣冠的华丽又怎能比得上内心的富足呢?
    ⑦《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意思相反的句子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2.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成长的历程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qǐ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丽     芭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4)文中“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形象的写出了成长的忧愁与快乐,请你仿写一句。

    组卷:527引用:11难度:0.5

二、阅读。(55分)

  • 6.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乙】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选自《孟子•尽心上》)注释:①宋句(gōu)践:古人名。②游: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岂不大丈夫
     

     

    ③往之
     

    ④吾子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下面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揭示了大丈夫的内涵。
    B.乙文中孟子认为士人做到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
    C.乙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与甲文“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甲、乙两文都是驳论文,开篇摆出对方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4)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孟子心中“大丈夫”和“士”的形象。

    组卷:370引用:4难度:0.5

三、作文。(55分)

  • 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所以梦想是真实的。
    --林语堂《励志人生》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1)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组卷:23引用:3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