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九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9/12 12:0:9
一、选择题
-
1.2022年7月消息,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研制的深空探测雷达“中国复眼”将在_____建设。( )
组卷:0引用:2难度:0.7 -
2.2022年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_____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 )
组卷:0引用:2难度:0.7 -
3.2022年6月消息,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其中,_____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_____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
组卷:0引用:2难度:0.5 -
4.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 )
组卷:337引用:76难度:0.7 -
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表明(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我国已实现共同富裕组卷:37引用:12难度:0.7 -
6.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可以用几句话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即:成就——“梅花扑鼻香”,过程——“大胆去尝试”,现状——“黄金无足色”,未来——“仍须傲霜雪”。下列对改革开放的论述解读正确的是( )
①梅花扑鼻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人们获得感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②大胆去尝试——在改革开放上求突破,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③黄金无足色——改革是—项伟大创举,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
④仍须傲霜雪——要直面改革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彻底改变我国现行的制度和体制组卷:195引用:26难度:0.7 -
7.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废旧物品再利用成为新时尚。用废旧轮胎养花,用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用包装纸、雪糕棍儿制作台灯……废旧物品再利用( )
组卷:60引用:46难度:0.8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
20.“顺其自然”,这位宁波温暖而又神秘的好心人,1999—2021年每年都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捐款数额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
“顺其自然”捐款有相同的特点:每年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段,每次都用虚拟地址,每次都把汇款收据寄给宁波市慈善总会,署名总是“顺其自然”这几个字。
二十多年来,“顺其自然”已累计捐款1000多万元。“顺其自然”的捐款已经全部用于助学、助困。对于这样一位宁波好人,宁波市慈善总会出于尊重,已放弃寻找他究竟是谁。在“顺其自然”的影响下,宁波逐渐形成一股匿名捐款的潮流,活跃着一群特殊的爱心人士。
(1)扶危济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2)青岛有“微尘”,宁波有“顺其自然”,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感受中华美德的力量。组卷:5引用:2难度:0.3 -
21.历史上的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后来,由于过度开垦伐木,塞罕坝在百年间由“美丽高岭”退化为茫茫荒原,黄沙漫漫。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已是“飞岛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林场人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种下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建成一道道绿色屏障,创造了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塞罕坝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恢复。如今的塞罕坝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华北绿宝石”。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1)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为什么它又从“沙地荒原”变回“林海绿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2)你还知道当代中国发展的共识是什么?
(3)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传播你的环保理念。组卷:2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