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14章 欧姆定律》2021年单元检测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36分)
-
1.如图所示的电路,R1、R2并联,则甲、乙、丙三只电表应分别是( )
组卷:478引用:12难度:0.9 -
2.如图所示电路的m、n两点间接一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灯的亮度,电路图上方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要求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灯逐渐变亮,则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方式应采用( )
组卷:166引用:9难度:0.7 -
3.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图甲所示电路,在a、b两点分别接入定值电阻R1,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了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将R1,R2组成并联电路,当通过R1的电流为1A时,通过R2的电流为( )
组卷:2833引用:71难度:0.9 -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69引用:32难度:0.7 -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01引用:2难度:0.7 -
6.测温模拟电路如图1所示,温度计由量程为3V的电压表改装而成,电源电压U为6V,R的阻值为40Ω,热敏电阻的阻值Rt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当开关S闭合后( )
组卷:3908引用:23难度:0.5 -
7.如图为小明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图中有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0~15V)、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0~12Ω)、被测电阻Rx(约6Ω,按6Ω计算)及由三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源。若实验要求电表指针不超过量程,且几次测量指针都偏过电表刻度盘的中线。则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至少为( )
组卷:267引用:10难度:0.7
三、计算题(每小题0分,共3小题45分)
-
21.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9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0、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明连接的图甲电路中存在连线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连线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时,两电表示数突然都变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为 。
A.R短路 B.滑片P接触不良 C.R0短路 D.R0断路
(3)排除故障后实验时,改变R0的阻值,测出对应的电流I.当R0的阻值变大时,为完成探究,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
(4)将R0阻值换为50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请在图丙I-坐标系中补描该点并作出I-1R0关系图象。1R0
(5)连线时发现有一个错误数据点,反思产生原因,小明回忆是某次将R0的阻值由 Ω变换为错误数据点对应阻值时,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组卷:1895引用:43难度:0.3 -
22.小明要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约十几欧)现有器材:电源(6V)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次数 1 2 3 AC长度(cm) 4.0 14.0 20.0 电压表示数(V) 0.8 2.0 2.4
(2)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Rx两端的电压为 V。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却不慎将电流表损坏。小明发现桌上有一根标有长度刻度、总长为20.0cm、总阻值为10Ω的均匀电阻丝,还有一根带有鳄鱼夹的导线(如图丙所示)。查阅资料了解到,均匀电阻丝阻值与长度成正比,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AB为电阻丝,C为鳄鱼夹),继续进行实验。
①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电压表量程应选用 V;
②按照图丁所示电路连接好器材,多次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求出第1次实验时电路中的电流I1=A;利用表中所有数据求出待测电阻Rx=。
(4)若实验中电压表损坏,利用其他的原有器材也能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电路如图戊所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请将下列相关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记录电流表示数I1;
②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 ,记录电流表示数I2;
③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符号表示)。组卷:83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