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吉化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发布:2024/9/1 7:0:9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2.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3难度:0.6 -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描述了生物的哪项特征( )
组卷:343引用:14难度:0.7 -
4.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组卷:208引用:11难度:0.5 -
5.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水稻、玉米、高粱等归为一类,鸡、鸭、鹅等归为一类,狗、猫等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依据为( )
组卷:21引用:6难度:0.7 -
6.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沙暖睡鸳鸯”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种非生物因素是( )
组卷:25引用:6难度:0.5 -
7.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组卷:25引用:128难度:0.9 -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牛羊之间的关系是( )
组卷:204引用:51难度:0.9
二、非选择题(共30分)(注:答题时在横线处填写文字,在“【】“处填序号。)
-
24.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的③为10×,①为1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
(2)欲使镜筒大幅度下降,应该转动【
(3)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应转动
(4)如图乙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看到的两次物像,从物像A变成物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①低倍物镜换成了高倍物镜
②玻片向右下移动了
③玻片向左上移动了
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⑤转动了细准焦螺旋组卷:9引用:1难度:0.5 -
25.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我国昆明举行。大会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
(2)生物圈中有各种生态系统,森林被称为组卷:17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