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
1.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7 -
2.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09引用:57难度:0.6 -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613引用:65难度:0.7 -
4.“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液化石油气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1难度:0.6 -
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组卷:47引用:1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
16.小明在网上查到一个趣味小实验,用蜡烛测氧气含量可以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的结论。15
【提出问题】
(1)小明认为:蜡烛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结果应该是氧气体积。15
带着这个疑问,小明按网上的方法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1】如图1,在盛有足量水的容器中放一根燃着的蜡烛,然后用盛满空气的玻璃圆筒倒扣住蜡烛。
【现象】
(2)一开始蜡烛继续燃烧,稍后水中冒出几个气泡,然后逐渐熄火,圆筒内液面逐渐上升,最终停留在等分线4处。请你解释进入约体积的水的原因15
【实验探究2】
(3)小明利用课本中红磷测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继续探究:把红磷换成蜡烛,瓶中水换成足量澄清石灰水。在蜡烛熄灭后打开弹簧夹前,还振荡了瓶中的石灰水,进行这项操作的原因是体积。110
【反思评价】水为何只进入了约体积?110
【实验探究3】
(4)小明又继续探究瓶内剩余气体的成分。把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内,发现红磷没有立即熄灭,而是燃烧一段时间后再熄灭,同时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
结论:蜡烛燃烧熄灭后剩余气体中含有
【交流小结】请依据以上探究分析蜡烛能否测定氧气含量
【拓展探究】小明继续对红磷熄灭后的剩余气体进行探究,把点燃的镁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镁条仍然能继续燃烧一段时间,发出黄光同时生成了黄色固体物质。
(5)小明猜测黄色固体物质不是镁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而是与氮气反应的生成物,理由
(6)经分析,黄色固体物质是镁与氮气反应生成的氮化镁,已知36g镁在氮气中完全反应可以得到50g氮化镁,求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7)已知:氮化镁可以与水在常温下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卷:85引用:1难度:0.7 -
17.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g。加热至不再反应为止,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7g。
(1)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2)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组卷:2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