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中学等部分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题(28分)
-
1.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窗前过,少年正是读书时。
“读书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肯定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却是你驱散迷茫、( )、找寻人生价值最简单也最公平的方式。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一位博士的论文致谢触动了许多人,靠读书他走出小山坳,冲出命运的漩涡;外卖小哥雷海为,在送餐或闲暇时读书不辍,战胜名校学生获得《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二十多年前自学考上北大的张俊成,靠读书逆袭为“北大保安第一人”……读书与不读书,命运会变得jié rán不同①,但这绝不是读书的全部意义!
既然读书未必能解决眼下的难题,也不必然获得外在的成功,那我们为什么不要读书?因为书中有辽阔的世界、有趣的灵魂、奇幻的旅程,一路走来,你会发现自己变得眼界开阔、思想深邃、谦逊平和,即使深陷泥泞,却依然会仰望星空,与从前的自己已经大相径庭②。这时,你便真正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所以,认真捧读吧!别忘了在精彩处写下心得,回头看,那就是你人生的“四季歌”。
(1)为文中加点的拼音写汉字或为文中加点的汉字写拼音。
①jié rán不同
②大相径庭
(2)根据语境,请为短文中( )处的句子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语意连贯,合乎汉语语言表达习惯。
A.生命绽放
B.花枝招展
C.对抗平庸
D.杞人忧天
(3)短文中划波浪线“ ”处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4)结合上面的短文,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短文中的“这时,你便真正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意思是说我们通过读书积累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跟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实现自我的升华和蜕变。
B.短文结尾段最后一句“那就是你人生的‘四季歌’”中的“那”“是”“人生”分别是代词、动词、名词。
C.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课本上学过的《女娲造人》《皇帝的新装》就是中外童话故事的典型代表作品。
D.中国先秦时期诸子学派著作颇丰,充满智慧和哲思。《吕氏春秋》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列子》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
(5)请在短文第3段“北大保安第一人”的事例后面,再补充一个恰当的反面事例,使短文内容更加充实。
(6)“读书笔记”是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下面是小深同学期末复习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重点篇目的读书笔记。有些学过的课文篇目、作者、内容或主旨小深有些记不清了,请你为其补充完整。重点篇目 作者 文章内容概括 文章主旨 ① 史铁生 追忆了自己瘫痪后和母亲去世前的一段相处时光。 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赞美,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 《春》 朱自清 从盼春,到绘春,再到赞春,作者书写了春天的美丽动人和勃勃生机。 赞美春天带给人以希望和② 《猫》 郑振铎 自己③ 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狼》 ④ 屠户归途遇狼,起初畏惧退让,后来奋起搏斗,终于击毙两狼的故事。 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组卷:58引用:1难度:0.8 -
2.古诗文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
(2)
(3)子曰:“
(4)
(5)峨眉山月半轮秋,
(6)乡书何处达,
(7)动乱,往往是国家的歧途、人民的悲剧,个人的命运往往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也常把自己的这份家国情怀寄托在文学作品当中。如:《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作者用“组卷:30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题(共44分)
-
7.名著阅读。
《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情节曲折,读来令人兴趣盎然,博雅七班的同学对西游人物进行了一番探究。
(1)小张对孙悟空在不同时期的称呼很感兴趣,下面是他对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的整理,请完成表格。①斗战胜佛 A.石猴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 ②齐天大圣 B.唐僧收石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 ③行者 C.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 ④弼马温 D.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所称 称呼 ① ② ③ ④ 得知原因 ① ② ③ ④ “西游英雄之我见” 回目名称 落泪之处 落泪原因 我的探究 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① 《西游记》人物刻画得相当成功,尤其是孙悟空。根据《西游记》的阅读体验和这两回的内容,我对孙相空的形象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③ 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 叹罢,那珠泪如雨。 孙悟空被银角大王移来的三座大山压得七窍喷血,② 组卷:80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45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看到了童年鲁迅内心的纯真;从一片荒凉的沙漠到生机盎然的绿洲,我们懂得了植树的牧羊人对信念的执着坚守;从散步遇到分歧到最后完美解决分歧,我们感悟了莫怀戚一家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从……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它所表达的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情感的变化,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
请将“从 到 ”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组卷:2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