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本意是数字差距或者数字分裂。由于人们在经济地位、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当社会接入新的信息技术时,就会产生信息技术富有者与信息技术贫穷者之间的数字鸿沟。
    “数字代沟”是数字鸿沟概念的一个分支,是数字鸿沟在家庭层面的表现,也是传统代沟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研究数据表明,无论是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还是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年轻群体都领先于年长群体,两代人的“地位”在网络世界发生颠覆。
          研究表明,微信作为了解数字代沟现状的一个视角,它的使用情况显示出较大的代际差异(见下表),无论是微信使用的功能类型还是功能数量,亲代与子代都有着明显不同。研究者通过对数字代沟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亲代年龄越大、子代受教育程度越高,数字代沟越大;子代年龄越大、亲代受教育程度越高,数字代沟越小。亲代年龄比子代高出越多,子代受教育程度比亲代高出越多,居住地发达程度越高,数字代沟越大。
    家庭角色与微信功能使用数交叉列表
    项目 功能 总计
    文字 图片 视频 语音
    聊天
    语音 视频
    聊天
    朋友圈 转账 付款 购物 定位
       计数
          百分比
    126
    85.7%
    118
    80.3%
    53
    36.1%
    51
    34.7%
    81
    55.1%
    52
    35.4%
    108
    73.5%
    31
    21.1%
    42
    28.6%
    10
    6.8%
    3
    2.0%
    147
       计数
          百分比
    126
    98.4%
    118
    92.2%
    63
    49.2%
    55
    43.0%
    110
    85.9%
    87
    68.0%
    94
    73.4%
    83
    64.8%
    65
    50.8%
    59
    46.1%
    37
    28.9%
    128
    计数 252 236 116 106 191 139 202 114 107 69 40 275
    研究者还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数字代沟的出现而恶化,微信等新媒体也带来了弥合矛盾的契机。亲代坦然承认自己在新技术方面的不足,虚心向子代请教;子代欣喜地看到自己所具有的优势,主动向亲代传授数字知识。年轻人对老年人进行数字文化的反哺,可以有效地缩小数字代沟,也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
          数字反哺的背后,是子代指引亲代亲近数字社会的努力,子代与亲代一同消除数字话语体系中的隔阂,亲代也能感受到在数字世界中的体面与尊严,两代人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
    (取材于林枫、李博、朱秀凌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网课学习、远程办公、电子行程卡、电子健康码等数字化技术成为人类与病毒周旋的重要武器。然而,在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中,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也前所未有地暴露出来,部分老年人由于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数字化设备,在智能化的疫情防控中显得局促而尴尬。要尊重中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的感受与权益,就要填平这道数字鸿沟,家庭内部的代际交流对此有直接影响。
          家庭场域内存在着一种“文化反哺”现象,即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文化传播。它是中国人反哺情结的存续,彰显着儒家孝道的深层内涵。伴随着数字鸿沟的产生,文化反哺也增加了新的形式,即“数字反哺”。
          要帮助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迈过鸿沟,数字反哺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家庭内部亲子沟通越好,数字反哺越是频繁、深刻。同时,数字反哺又能显著提升两代人在亲子沟通中的幸福感,无论是亲代主动向子代请教,还是子代主动反哺,都能够让亲代感受到被子女照拂,也能让子代感受到被父母需要和尊重,双方对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都会产生更加正向的感知。
          然而遗憾的是,调查显示,目前数字反哺效果并不太理想。虽然在家庭内时有发生,但数字反哺的形式意义大于内容。主要表现有:子代很少主动教授亲代如何使用数字服务,亲代往往是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困惑,才会向子女请教;很少有子女认为自己应当主动教给父母新的数字文化知识,在他们看来,父母的认知落后于自己是由年龄带来的必然差异,况且向父母解释流行知识太费劲;对信息欺诈的预防、进行安全上网的指导,也总是在看到父母扩散不实信息或财物受损后才会短暂发生。究其原因,数字鸿沟的宽度更多和亲代的阅历、学历及其所处的同辈人际环境有关,子代主动反哺的意识不强烈,反哺行为不具备可持续性,物质与时间成本投入不足,诸多因素导致数字反哺大多停留在浅表层面。
    (取材于侯耀婕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数字代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传统代沟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表现形式。
    B.导致两代人的家庭地位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C.随两代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差增大而减小。
    D.是弥合家庭矛盾的契机,拉近两代人关系。
    (2)根据两则材料,下列对“数字反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传播数字文化。
    B.可帮助年长一代很好地适应数字社会。
    C.在亲子沟通良好的家庭中效果更明显。
    D.其效果的根本保证是子代的投入成本。
    (3)根据两则材料,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较为发达的城市中,数字反哺的需求较少。
    B.因两代人使用数量接近,“朋友圈”无法成为数字反哺的有效途径。
    C.使用微信时,子代与亲代相比,更多选择与生活便利有关的功能。
    D.新冠疫情的发展导致了两代人之间数字鸿沟不断扩大,急需弥合。
    (4)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数字反哺”的效果,材料一更加乐观。
    B.材料二中的“数字鸿沟”均指“数字代沟”。
    C.两则材料都关注到了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D.两则材料都是从实际调查分析中得出结论。
    (5)李明的妈妈请他教自己安装和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李明认为太麻烦而不愿意做。请你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向李明说明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进行数字反哺的意义,并就如何帮助妈妈提出具体建议。

    组卷:21引用:3难度:0.6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示季子懋修书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或者欲厚积而钜【1】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矩矱【2】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3】,又合当世之轨辙【4】,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
          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吾家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5】,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徒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思之!
    注释:【1】钜(jù),同“巨”,大。【2】矱(yuē),尺度,法度。【3】躅(zhú),足迹。【4】轨辙:指文章的规范。【5】绳武:引祖先之行迹以为戒慎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俯首以矩矱也 避重
    B.乃其所尔尔 登峰
    C.不异人 不了
    D.吾自是亦不敢厚于汝矣 求全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吾尝汝为千里驹 吾家诗书发迹
    B.自癸酉科举之后 懵懵者
    C.遂至匍匐 潦倒差讹,略不少变
    D.天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思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
    我本来不打算去应考,但你的几位兄长,都来劝我
    B.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
    还不能够于试场从容作文,悠然夺魁呢
    C.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
    哪里只是期望你考中科第,用这点功名来光大我们宗族而已呢
    D.己则乖谬,而徒诿之命耶
    自己行事就荒谬反常,却只推卸说是命运不公
    (4)作者从亲身经历出发,用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告诫儿子,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得”与“失”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5)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两个,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自不量力
    ②手不释卷
    ③循规蹈矩
    ④好高骛远
    在张居正看来,儿子学业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是
     
     

    (6)填写恰当的词句。
    在你看来,张居正是一个□□□□(不超过4个字)的父亲,理由是
     

    组卷:5引用:1难度:0.5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 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咏梅
    高启【1】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注释:【1】高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才华高逸。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了梅花生长在冰天雪地且不染俗尘之处。
    B.颔联中“空”字传神地写出了月下梅花的朦胧之美。
    C.颈联中的“白衣宰相”,既指梅,也暗指诗人自己。
    D.尾联“回首”一句,诗人借梅表达远离名园的怨恨。
    (2)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B.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
    D.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3)本诗中“翠袖佳人依竹下”化用了杜甫《佳人》中的诗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来传情达意。杜诗塑造了一位遭遇战乱、被丈夫抛弃之后仍坚贞自守的绝代佳人的形象。这一化用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组卷:29引用:3难度:0.5

七.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 9.多年来,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水利、电力等基建项目合作更为紧密务实。这些领域的合作项目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福祉,受到民众普遍欢迎,不少项目甚至成为“国家地标”,被印在纸币上。
          例如:
          巴基斯坦面额5卢比纸币——瓜达尔港
          斯里兰卡面额100卢比纸币——普特拉姆电站
          老挝面额20000基普纸币——南累克水电站
          阿尔及利亚面额500第纳尔纸币——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
          马拉维面额2000克瓦查纸币——马拉维科技大学
          科威特面额5科威特第纳尔——中央银行总部大楼
          塔吉克斯坦面额200索莫尼纸币——塔吉克斯坦国家图书馆
          ……
          这些项目都由中国企业建设施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或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10.奔跑,既可以是真实的运动状态,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生命状态或社会样貌。请以“奔跑吧”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组卷:3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