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二)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
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6引用:13难度:0.5 -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3.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会使用显微镜可以让你大开眼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6引用:1难度:0.5 -
4.甜美多汁的桃肉、花生、核桃仁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
组卷:28引用:4难度:0.9 -
5.日常生活中对微生物的应用非常普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6.向甲、乙两瓶中装入等量的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其萌发。待麦苗生长至5-6厘米高时,塞紧瓶塞。然后将甲、乙分别进行黑暗和光照处理,24小时后用澄清石灰水检测瓶中气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95引用:5难度:0.7 -
7.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
21.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填空:
材料一:非洲猪瘟(英文名称: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英文名称: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 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
材料二:非洲和西班牙半岛有几种软蜱是ASFV的贮藏宿主和媒介。一般认为,ASFV传入无病地区都与来自国际机场和港口的未经煮过的感染猪制品或残羹喂猪有关,或由于接触了感染的家猪的污染物,胎儿,粪便,病猪组织,并喂了污染饲料而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
材料三:2019年,据美国《Science Daily》5月7日报道:现有研究证明了首种针 对欧亚野猪的口服疫苗的有效性,标志着在野猪种群中控制非洲猪瘟方面取得了 巨大进展。但依据现在技术,给动物接种或减毒疫苗存在一定风险,对非洲猪瘟 疫苗的研发上,各国科学家仍在不断探索中。
(1)依据材料一,按照致病病原体分类,非洲猪瘟属于
(2)以下属于非洲猪瘟传染源的是
A.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家猪、野猪
B.发霉食物
C.污染的工具、饲料等
(3)口服疫苗是一种新型生物制品,优点是无需冷藏,服用便捷,其主要成分在免疫学中属于组卷:7引用:1难度:0.5 -
22.实验探究。小明买了一袋黄豆芽,偶然放在阳光下,过了半天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猜想:“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于是做了如下实验:
装置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大小、品种相同的黄豆芽每组10粒 环境条件 25℃、适量的水、光照充足等 ?
(2)如果小明给的乙组装置的环境条件是正确的,5天后,若黄豆芽变绿的是甲组装置,而乙组装置黄豆芽未变绿,则实验说明
(3)在光照条件下,黄豆嫩绿的幼叶会慢慢变成深绿色,这说明图甲中[
(4)当黄豆芽长成黄豆苗后,小明为研究植物的生理现象设置了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为了结论的可靠性,实验前应将植物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
②若给图乙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清水),把两装置暗处放置一昼夜、光照、取装置中的植物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则图乙装置叶片没有变蓝,对照装置叶片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组卷:18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