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7引用:2难度:0.8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68引用:3难度:0.8
  • 3.下列加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0引用:4难度:0.8
  • 4.选出对下列语法知识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
          善良是一朵肆意生长的蒲公英。只要风一吹,种子就会布满山川大地。曾经,你善良种进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温暖与阳光;如今我长大了,便想把这种子种到更多人的心里,帮助他们遮蔽烈日、抵抗寒冬。这是一种爱的传递。

    组卷:391引用:7难度:0.7
  •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58引用:2难度:0.8

七、现代文阅读。

  • 1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
    刘先觉
    ㅤㅤ①中国古典建筑一般是由木结构组成的,外观上明显地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个部分,其中屋顶通常是最引人注目的重点。台基、屋身、屋顶的完美结合,呈现中国古典建筑的整体之美。
    ㅤㅤ②台基位于建筑物底部,既起防潮作用,又有衬托效果。不少大型建筑有好几层台基,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例如,天坛祈年殿就有三层台基,总高达6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衬托着上部以蓝绿色调为主的殿宇,使之更显壮丽恢弘
    ㅤㅤ③屋身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主体部分。一般为木结构梁架组成,木质结构通常由榫卯连结,榫卯结构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从而保证房屋的坚固。外墙与隔墙只不过是起图护作用,因此中国俗语中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因为承重构件是木柱和梁架,而不是墙,这和现代结构中的框架原理颇为相似。建筑正面所排列的柱子形成一些“开间”,两侧的柱子排列则组成了建筑的“进深”,它的大小与数量根据正面开间来定。开间通常是单数,而进深为双数。艺术上为了强调中轴线与中心部位,中间的开间往往较两侧略宽,从而使单调的开间排列显出细微的变化。柱身与柱础也通过油漆与雕刻加以修饰,使建筑更加精致与美观。
    ㅤㅤ④大型古典建筑柱顶上通常有“斗拱”,这些斗拱都是由一块块木构件组合而成,目的是为了支撑硕大的房檐,起着内外平衡、上下连接的作用。这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特有的部分。
    ㅤㅤ⑤屋顶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平顶、悬山顶、拱顶、庑殿顶、歇山顶、重檐顶等十几种。这些屋顶的基本形式又可组合成复杂多变的屋顶组合形体,显示中国古典建筑的高度成就。
    ㅤㅤ⑥古典建筑屋顶的屋面一般都做有明显的曲线。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微微地向两侧升高,屋角部分明显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使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上升到一个高峰。屋顶的形式与瓦的色彩在封建社会中也有等级的区分,其中黄色最为高贵,重檐庑殿顶则是最高级别。屋顶上部一般都设有正脊,脊的端部大多做有脊兽或其他装饰。因此,古典建筑的屋顶不仅在艺术上没有沉重庞大的感觉,而且还成为表现建筑艺术的重要部位。你如果登上北京的景山,从北向南俯瞰故宫全景,那些高低起伏的黄色琉璃瓦屋顶组合,真会使你如入仙境。
    ㅤㅤ⑦江南与华南一带私家古典建筑的屋顶,风格与北方官式古典建筑大有区别,它们不像北方那样严谨庄重,而是比较轻巧精致、色调淡雅。粉墙黛瓦,翘角飞檐,分外灵动与秀丽。
    (节选自《建筑艺术的语言》,有改动)(1)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中加点词语“通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3)阅读第⑤~⑦段,说说“屋顶”的艺术表现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4)同学们研读全文后,对第④段是否需要删去意见不一。请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组卷:294引用:8难度:0.3

八、写作题。

  • 1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拿着一个石榴,问妈妈:“为什么石榴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开呢?”妈妈答:“那是石榴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的。”小孩子接着问道:“那为什么石榴里的果肉是分成几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妈妈答:“那是石榴在告诉你,你手里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要懂得与人分享。”孩子又问:“那为什么又是一粒一粒,这么多粒呢?”妈妈答:“那是石榴在告诉你,生活的滋味,是要一粒一粒慢慢品味的。”
          阅读以上材料,联系生活,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21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