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5/11 8:0:9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
1.默写。
(1)野旷天低树,
(2)谁言寸草心,
(3)
(4)斯是陋室,
(5)
(6)组卷:44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23引用:1难度:0.5 -
3.学校开展“走近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
(1)班长小文为“诗览黄河”古诗词交流会拟写了一段开场白,请补充完整。
ㅤㅤ诗人们常把黄河写入诗篇,创设意境。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出了黄河波澜壮阔的气势;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
(2)为了解黄河的历史变迁,小文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仔细阅读,完成各题。
ㅤㅤ材料一:古老的河道愈加杂乱无章,这似乎又给黄河以变换手法继续粗野的口实。在典籍记载或有水文资料的全部两千五百年间,撒泼打滚的黄河放sì地胡作非为,上演出无数场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闹剧。任性的破坏直接酿成黄泛区接踵而至的生灵涂炭。“黄患”灾民,经常在被迫无奈之下背井离乡的逃难。
(节选自赵玫的《若重若轻的牵挂》)ㅤㅤ材料二:目前山东正积极打造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黄河大集”成为重要载体。“黄河大集”( )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 )重点景区、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古村等节点,( )“山东手造、山东智造”优质产品。“黄河大集”之兴展现了老百姓物质生活富足和消费品位的提升。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①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放sì
载
②材料二括号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整合 贯通 汇集 B.融合 贯通 集合 C.整合 连通 集合 D.融合 连通 汇集
上联:忆往昔河道多变致生灵涂炭
下联:
(3)小文搜集了关于黄河文化内涵的文字和两段歌词。请根据提示,完成探究任务。
ㅤㅤ黄河文化内涵: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是一种国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命运与共”的家国情怀、“同根同族同源”的民族观念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价值理念。黄河文化还蕴含着我国从古至今治国理政的最高智慧,饱含以民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
(摘自《河南日报》)ㅤㅤ歌词一: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节选自《黄河颂》)ㅤㅤ歌词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节选自《我的中国心》)根据对“黄河文化内涵”的理解,歌词一、二中“黄河”的文化内涵分别是组卷:79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43分)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飞来树
风信子ㅤㅤ①母亲以前喜欢在门前的菜地边栽种各种花草。每年春季,色彩斑斓的鲜花次第盛放,迎送我们早出晚归。有一年春末,花草丛里探出一棵小树苗。那棵小树枝叶柔弱下垂,有点像柏木,可是叶片又与柏木叶明显不同。我家地处秦巴山间的小盆地边沿,气候温和,雨水丰沛,我从小就认识多种树木和花草,但这棵柔弱的小树,我从未见过。
ㅤㅤ②夏天过完了,这棵小树长高不多,但枝叶茂盛了许多。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小树开花了。花生于短小的枝条上,一串一串的,很细碎,浅粉红略紫,很好看。花期过后,花结出了果实,很小,呈圆锥形,带有细小的飞絮。我多次观察这棵小树,反复回想每年暑假挖中药或割草时,是否见过。这棵小树到底怎么来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ㅤㅤ③有一天下学后,我正站在小树前凝神,天上突然掉下什么东西砸在后背上,脱下衣服一看,是鸟粪。这启发了我,或许是飞鸟的鸟粪里带有未消化的树种,碰巧鸟粪落在了菜园边松软的花草丛里,种子生根发芽,便长成了这棵小树。这不就是天上飞来的树么!从此,我便把它叫作“飞来树”。
ㅤㅤ④冬天来临时,“飞来树”的叶片渐黄并掉落,剩下光秃秃的枝条。次年初春,灰暗柔弱的枝条上又渐渐萌生细小的叶片,春夏之际再次开花。我喜欢时常站在“飞来树”前遐想,欣赏其细小的树叶和外形独特的花朵。之后几年,“飞来树”还是没长高多少,但每年开花两次,每次花期都较长,给我们全家增添了许多欢乐。
ㅤㅤ⑤有一年我家翻修房屋,表哥用拖拉机运河沙,倒车时不小心把“飞来树”给压断了,卸下的沙子又埋压了树根几个月。待到房子翻修完毕清理场地时,我们发现“飞来树”的根已经腐烂,这让全家人伤心了很久。
ㅤㅤ⑥后来,我离开家乡到北方进入林业大学读书,毕业后在北京从事林业工作,这三十多年里,我到过全国多个林区、苗圃,还是没有见到过“飞来树”。去年底,我搬到东四环边的大郊亭居住,新建小区绿化率很高,树木花草种类繁多。我经常在小区里散步,观察并记录各种植物,遇到不认识的,就用手机里的植物识别软件拍照辨认。最近,在一大片铺地柏中,我突然看到一棵“飞来树”,顿时心情激动。手机识别后,给出的名字是“柽柳”。我立即在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植物志》数据库里比对,确认眼前这棵久违的柔弱小树、刻印脑海几十年不曾忘记的“飞来树”,正是柽柳科柽柳属的柽柳。
ㅤㅤ⑦我居住的小区栽植了54种、万余棵树木,每种树木少则几十棵,多则几百棵,要么成行,要么成片,没有孤植现象。我又仔细查看小区其他地方,没有发现这种树。由此看来,我们小区独此一棵的柽柳,或许也是来自天上的“飞来树”。少年时期在南方老家的门口天天见“飞来树”,时隔几十年在北京城东四环边的住宅小区,又可天天与“飞来树”为伴,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树木缘!
ㅤㅤ⑧认识了柽柳,方知柽柳野生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喜生于河流冲积平原、海滨、滩头、潮湿的盐碱地和沙荒地。由此看来,柽柳是我国生态治理特别是荒漠化治理的先锋树种。看似柔弱的小树,却在荒漠化土地的造林绿化中,胜过那些高大乔木。至此,我更加喜爱扎根心中几十年的“飞来树”了。
ㅤㅤ⑨飞来树,天上忽然飞来却深深扎根人间的片片绿。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通读全文,补充下面表格。
①
②
③
(2)第②段画线句子描写“飞来树”的花和果实,突出其“
(3)第①段写母亲在菜地边种各种花草却没有种“飞来树”,第⑦段写小区栽植种类、数量众多的树木也没有种“飞来树”,这样写的用意是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反复提到“飞来树”的“柔弱”,与其是“荒漠化治理的先锋树种”形成对比,突出了“飞来树”的生命价值。
B.第③段和第⑥段前后照应,交待了“我”由猜树到认树的过程,说明“飞来树”一直是“我”不断成长的精神动力。
C.结尾段收束有力,“忽飞来”与“深深扎根”表现了“飞来树”不择泥土而生的旺盛生命力。
D.文章虽然是写“飞来树”,却在生命状态及人生价值方面给我们深刻的启迪和思考。组卷:118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50分)
-
10.题目:这一路,风光真好
要求:
①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组卷:102引用:6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