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重庆市长寿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B卷)

发布:2025/1/7 23:30:2

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每题3分,共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其历史原貌。
          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敢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汉代诗歌,有直接从《诗经》而来的四言体,但因形式上的僵化,未能出现优秀的作品;有运用《楚辞》形式写成的“楚歌”体,亦少有创新。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摘编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王朝派采诗官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也作诗、献诗,都是为了制礼作乐。
    B.“大雅”和“小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二者产生的时代和乐调不同。
    C.“诗言志”“美刺”“比兴”和“温柔敦厚”的诗教观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
    D.《楚辞》的奠基人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在《离骚》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从形成、内容和艺术等方面,说明《诗经》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
    B.第三段以屈原作品为例,说明《楚辞》特点以及《楚辞》是我国诗歌的重要源头。
    C.文章在论述我国诗歌的源头时也分析了《诗经》《楚辞》在手法、语言上的不同。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按照时间顺序来论述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情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上古时代,没有文字记录,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所以我们无法了解当时的历史。
    B.《诗经》《楚辞》都与民歌有关,《诗经》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楚辞》则以楚国民歌为基础。
    C.《诗经•国风》是现实主义诗风,《离骚》是浪漫主义诗风,二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诗歌美学风格。
    D.汉代诗歌成就是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可见,《诗经》《楚辞》对汉代诗歌影响甚小。

    组卷:17引用:9难度:0.8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1小题,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王羲之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尝至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B.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C.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D.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取字。男子20岁加冠时取名,女子15岁及笄时取名。
    B.从子:古代亲属称谓,从子指堂侄。用“从”称呼,指亲属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从伯指堂伯父,从兄指堂兄。
    C.修禊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D.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羲之大器晚成。年少时不善言辞,长大后能言善辩。时人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称赞他品行洒脱。
    B.羲之洒脱率性。太尉郗鉴派门生到王家挑女婿,其他人都矜持拘谨,只有羲之坦腹东床,旁若无人。
    C.羲之有归隐之志。羲之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愿意住在京城,喜欢山清水秀的会稽,并愿意终老于浙江。
    D.羲之自信非常。他认为自己书法造诣很高,和钟繇、张芝相比也毫不逊色,如大雁并行,不相上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②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组卷:5引用:2难度:0.7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 3.阅读下面两首诗词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西汉辞赋家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纵胡客大校猎而作。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词感情的相同之处。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9.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匀称整齐、合乎逻辑、表达和谐一致。(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改变原意)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蕴可谓丰厚,几乎每一种情感,都能从中找到对应的诗句。表达对朋友的关爱可以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则体现的是对亲人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浓缩了对恋人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

    组卷:2引用:1难度:0.5

五、作文(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各地疫情沉渣泛起,很多人在网络上刷到名为《小朋友给医护工作人员跳舞表达感谢》的视频:核酸检测点,全副武装的医护工作人员正在休息,一个小朋友站在桌子前面开始跳舞。背景音乐都是“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初看令人感动,但类似视频很快流行起来。很多家长纷纷跟风学习,让自家孩子跳舞感谢做核酸的医护人员。也许是网红蹭热度,也许是交幼儿园作业,也许是真的想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
          假如你的小姨是社区医护人员,她跟你倾诉:很多次敲开封控区的门都担心会看到门背后有人跳感谢舞拍视频。这时,如果拒绝看跳舞,一方面伤了孩子的心,另一方面也怕留下视频传到网上被解读为冷漠,只好强行欣赏舞蹈,延长工作时间,让自己原本繁重紧迫的工作更增疲惫,想开口拒绝又不知如何表达。
          请你帮你的小姨写一封给所在社区居民的公开信,陈述医护人员的两难之情,并且对安排跳感谢舞的家长表达感谢和婉拒。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大白”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