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2022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按要求填空。(20分)
-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
组卷:43引用:2难度:0.8 -
2.“古人”指
组卷:42引用:2难度:0.7 -
3.理解《登幽州台歌》文意。
组卷:3引用:1难度:0.8
二、理解性默写。(每空2分,共16分)
-
4.《登幽州台歌》诗中表达陈子昂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伤感诗句是:
组卷:215引用:1难度:0.5 -
5.《登幽州台歌》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悲哀苦闷之情的诗句是:
组卷:232引用:2难度:0.8 -
6.《登幽州台歌》诗中与屈原《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生勤”意思相似的诗句是:
组卷:187引用:1难度:0.5
四、诗词阅读。(1-5每题5分,6-7每题7分,共39分)
-
17.《登幽州台歌》诗中“之”“而”两个虚词有何作用?
组卷:9引用:1难度:0.5
五、对比阅读。(每题5分,共10分)
-
18.古诗词赏析,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塔的高峻;“鸡鸣”能“见日升”,直接描写了峰和塔之高。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C.《登幽州台歌》四句没有具体的人、事、物的描写,全诗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
D.《登幽州台歌》中,“怆然而涕下”是诗人对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深刻思考,引起了后人的广泛共鸣。
(2)两首诗都是登高抒怀之作,请简要分析诗人的感触有何相同?组卷:8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