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5 22:0:3
一、现代诗文阅读(31分)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节选自《人民日报》材料二:
包装得再好,终究只是提供了一个展示商品的媒介,真正打动消费者的,是藏在传统商品和手艺背后的品质与情怀。现代工业社会的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也为千家万户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这样的生产模式也带来商品和服务千篇一律、为控制成本而牺牲品质等问题。传统商品和手艺所蕴含的历史沉淀,对工艺标准和流程的坚守,乃至产品本身的有限产量,恰恰击中了现代人日趋个性化的需求、满足了内心返璞归真的渴望。一口铁锅烧出的热潮,也就不难理解。
更进一步,传统商品和手艺所遵循的工艺和品质,还只是外在形式,真正宝贵的则是蕴藏于其中的工匠精神。“三万六千锤,少了不行,没有这个功夫出不了这个产品。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80多岁的章丘铁匠王立芳三言两语,透着手工匠人的朴实和执拗。对传统商品和手艺的推崇,绝不意味着我们要返回一种前现代的生活,而是要把精益求精、钻研细节、止于至善的精气神提取出来,注入今天的商品生产和服务中去。纵观全球,从苹果手机,到日本电子产品,再到瑞士手表,它们固然是工业化成果的典型代表,却无不沿袭着精耕细作、考究品质的工匠精神。这样的古今融合,对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彭飞《从一口铁锅看工匠精神》,节选自《人民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层层递进,先破后立,深刻有力阐释了工匠精神之于现代中国的意义和价值。
B.材料一第二段使用假设关系的排比句,说明热爱和追求的境界才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C.材料二第一段通过对比论证,重在指出现代工业化标准生产和传统手艺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D.材料二第二段既运用引证说明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使用了例证说明工匠精神的普遍性。
(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则材料从体裁上说都是新闻评论,即针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言论,既具有议论性文章的特点也有新闻作品的属性。
B.两则材料中对“不仅……更……”“不是……而是……”“固然……但”“绝不……而是”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C.两则选文中对四字成语的使用,使文章呈现出朗朗上口、整齐而有韵味的朗读节奏,也彰显了作者锤炼字词的深厚功力。
D.在句式的运用上,两则选文都多用长句和整句,形式上整齐划一,内容上丰富深刻,表达效果准确有力,这也是一种匠心的呈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追求工匠精神,就应该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不鼓励离群索居,但要有耐得住寂寞,禁得住外界诱惑的朴实与专一。
B.传统的商品和手艺,因为都注入了工匠精神,所以不需要包装和宣传,就能满足现代人对个性化的需求,章丘铁锅的热卖就是证明。
C.每一口章丘铁锅都要敲打三万六千锤,这也限制了它的产量。因此,这种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无法推广到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生产中去。
D.工匠精神具有改变现实的力量,以章丘铁锅为代表的传统商品和手艺备受推崇,表明社会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已被改变。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面两首现代诗,完成下列各题。
(一)
《睡莲》
那时我只有九岁
有人叙欢
音乐的狂流的海水一阵阵的袭来
愿任水在风中飘荡
我看见池塘里的睡莲
那生长的紫薇和高耸的松树
弹指间花开花落远处在天地之间
(二)
《致莲花》
一湖水,宠着你,服侍你
为你灌洗如玉的脸庞
蜻蜓,蜜蜂,蝴蝶
围绕着你,追随着你
被你盛世的美颜灌醉
只有鱼儿,它知道你的底细
其实,你的身体下面
全是黑黑的淤泥(1)这两首写莲花的诗,分别出自诗人和机器人之手。你能辨别出哪一首是机器人写的吗?简述你辨别的理由。
(2)用一句话为下面这首诗补写一个结尾。要求:大胆想象且符合诗歌语境,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守夜人
余怒
钟敲十二下,当,当
我在蚊帐里捕捉一只苍蝇
我不用双手
过程简单极了
我用理解和一声咒骂
我说:苍蝇,我说:血
我说:十二点三十分我取消你
然后我像一滴药水
滴进睡眠
钟敲十三下,当
苍蝇的嗡鸣:组卷:7引用:1难度:0.1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狩猎
师陀 ①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他出发了,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
②果园城里他的姨表妹,气恼加上悲痛,为他哭了,甚至为这个狠心人病了。“你没良心。走就走吧,谁拦着你了?可是总该,总该……”伤心地把脸埋在枕头上,她在床上想。
③朱太太——那个姨母,“为他难过呢!什么好东西?……像他这种人,我们闭上眼也找得来!”
④她光火有充分理由。两个小儿女在她眼中长大,正像两棵花儿。所有看见过他们的人早就自然地把他们当做夫妇,全以为他们终有一天要结婚的。在这长久的期待中,她在他们身上耗的苦心多么多,寄的希望多么大!一阵狂风,所有的美梦给吹散了。说真话,她流的眼泪比她的女儿更多。看看她的女儿——这个生了长长的黑脸蛋的美貌小姐,她的两只大眼看人时候从下面滚上去,像在人家心上打闪;破颜一笑,小鼻子鼓动得多逗人爱;常常,她常常稳重地坐着,眉蹙起来,严密的闭着的嘴唇稍微向外突出,就像顽固的小花骨朵。从这种特别表情,谁都能看出她有性格,有主见。她的样子仿佛说:“你瞧我多有本事?我准备好了,我在等待着了。”她显著地倾向实际方面,最后两年母亲几乎把家务全交给她,很快就练成了能手。她比母亲处治得更有条理。
⑤可惜正为处治得更有条理,孟安卿想起这是个爱用秤杆子教育姑娘,专门出产能干老婆的城市,幻梦才深深受了伤。并不是他不爱她了;恰恰因为他仍旧爱她,她的每一个小动作仍旧能牵动他的神魂——那么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跌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
⑥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据一般人讲,十二年他没有给果园城消息。年轻人全有这种气度,青春跟雄心支持着他,幻象在他前面,宛如是对先前所受挫折的报复,他勇往直前,从不动摇。最后他成了个肖像兼风景画家,他大狩猎的结果。
⑦最初的兴奋——由工作顺手激起的兴奋和快乐过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渐渐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他根本没有细想回来的目的。一个机密行动常常有好收获,另外,也许有意惊一惊亲友,事先他不曾通知任何人。他在车站下面的旅馆里订了个房间,在里头关两小时,仔细地从鬓角上拔掉几根白头发,随后他走出来,一直上了河堤。
⑧郊野上好风光,天色澄蓝,阳光充沛地照耀着新犁起的田地、树林和大路,仿佛向人报告好运。而鸟儿在柳树上鸣唱着,在堤岸旁边,孟安卿没有想到,它们看见他惊骇地飞开了——过去他跟它们那么亲密过的,现在它们不认识他了!
⑨接着他进城,在果园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们曾游玩过的,现在果树大半都衰老卷秃了,有的且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树了。最后他走上市街,在街上,仍旧是尘土,仍旧是狗和猪。“看起来只有这里没有变动。“他心里想。面坊的磨子响着,脚踏萝的撞击声一直传到外边。药铺里的舂药声仍旧是老调子,叮咚叮当,药臼的鸣声活泼而又清脆。
⑩终于他站在那个一直深理在记念中的门前,手按在门环上,他迟疑不决,既然已经回来,既然不久就要看见想念的人,何不把这种好心情多保存一会儿?
⑪一个熟人凑巧解救了他。正在这时候,一个卖纸烟的凑巧从那边走过来。
⑫“卖香烟的!”他走过去。卖纸烟的原先卖梨糕,他自己小时候是个买零食的好主顾。
⑬你不卖梨糕了?”“不,不卖了。现在没有人做了。”卖纸烟的惊异地看着他。
⑭“你可知道太太还住在这里?”卖纸烟的说她仍旧住在老地方,压根儿就没有搬过。
⑮“那么——”孟安卿的心跳起来,气色变了脸红了。他本来想问另外一个女人,朱太太的女儿,他的姨表妹,忽然他改了口。
⑯“那么,这城里有个孟安卿,你认识吗?”
⑰“不,不认识。”他说他根本不相信有这个人,他以为只是爱开玩笑的捏造来骗人的传说。
⑱这很容易想象,一阵失望压倒了孟安卿,突然间他感到兴亡变迁,时间加到人身上的变化。他想起他在旅馆里拔掉的白头发,无论如何修饰,他的终于无可遮掩的皱纹。现在果园城人更进一步告诉他,他们认为根本没有他这么个人,只在人家的笑谈中才存在了。孟安卿毫不动弹地站着,脚踏箩药臼和锤子照样响着,现在他不再以为“只有这里没有变动”——其实连它们也变动过了;狗和猪从旁边走过去,他也不再感到亲切,根本不注意了。他向空中愣好半天,最后,看见卖纸烟的还等着他,他搭讪着买了一包。
⑲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这样更好,他将永远保留一个美的印象,直到他死的那天为止。他的姨表妹早出嫁了。上天帮助她,她终于得到她希望的幸福。她的丈夫是个好人,在一个小县城里当邮务员,他们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泼皮。有时候她偶然也想起他,当她低着头打绒衣或为孩子们缝小衣裳以遣长日的时候,嘴角上会忽然现出笑容。她在心里自问:假使他不走开,他们的情况又当怎样?
⑳我们生来喜欢后悔,常常觉得先前我们错过的是最好的。在咸阳市上,那个上蔡人李斯,身为丞相,临死还念念不忘牵黄狗去逮兔子。这个比喻也许不算恰当。请不要说这种话:“那么我们应该含垢忍辱,一生老死乡井吗?”请不要这么责问我,我讲的只是个平常故事。你如果高兴,我将告诉你:你不妨顺从你的志愿尽量往远处跑,当死来的时候,你倒下去任凭人家收拾;但记住一件,千万别再回你先前出发的那个站头。至于孟安卿,他珍重地将在果园城买的香烟塞进口袋,然后向车站那边走去。火车在等候他,一切旅馆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及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孟安卿的心里渐渐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表明孟安卿已经厌倦了自己作为画家的职业和生活,所以他返回了故乡,渴望过安稳的生活。
B.与卖纸烟的人的对话,让孟安卿意识到:自己不论怎么修饰,都难以改变衰老与落魄的事实。强烈的自尊心让孟安卿没有去找自己的姨表妹,选择默默离开。
C.姨表妹嫁给了一个邮务员,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但她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因为她心里还时刻牵挂着孟安卿。
D.在结尾处,作者跳到台前发表议论,写法大胆而新颖,揭示了主题,也丰富了小说的表达方式,为最后孟安卿的选择提供了合理的理由。
(2)分析第⑨段果园城街市环境描写的作用。
(3)根据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孟安卿这一人物形象的。组卷:32引用:1难度:0.8
-
1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为落实教育部相关要求,上海市围绕校园食品“食安”“食欲”“食育”关键环节,强化建章立制、抓好推进落实,系统构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推进“放心学校食堂”建设。截至目前,全市16个区注册运行学校4093所,学校食堂4101个,供应商5102家,团餐公司227家,已初步实现“工作过程可管理、隐患风险可预警、责任主体可追溯、影响范围可排查、信息数据可分享”的校园食源追溯全过程信息监管服务。组卷:6引用:2难度:0.9
四、写作(60分)
-
1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大家在走进高中校园之前,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或许都在心里填写过一份心愿清单。现在高一学期过半,重新审视这份清单,你会发现有的心愿已经实现,有的心愿宣告失败,有的心愿还在不懈追求……
对此你有怎样的切身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且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组卷:2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