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教科新版八年级(上)中考题单元试卷: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3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6小题)

  • 1.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组卷:1958引用:115难度:0.9
  • 2.一凸透镜焦距为6cm.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  )

    组卷:2195引用:50难度:0.9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组卷:3696引用:64难度:0.9
  • 4.让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7cm处,经这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组卷:1167引用:46难度:0.9
  • 5.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组卷:1220引用:101难度:0.9
  •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5895引用:57难度:0.5

二、填空题(共1小题)

  • 7.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放一物体,则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把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则成
     
     
    的实像。

    组卷:769引用:41难度:0.7

三、解答题(共23小题)

  • 8.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
    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
    。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重复实验。
    结论 物体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低。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猜想 小雨猜想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
    过程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如下实验:将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将蜡烛分别放在a、b、c处,移动光屏都能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的像,其中在b处所成的像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将蜡烛放在d处,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让小雨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
    (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
    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不全面的。
    程序 提出问题--猜想--
    --得出结论
    问题
    讨论
    将实验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将蜡烛放在b处时,发现像成在图中70cm处,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组卷:186引用:38难度:0.5
  • 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如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1 30 15
    2 20 20
    3 15 30
    4 5 /
    (1)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
    透镜,将光屏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3)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组卷:459引用:41难度:0.5
  • 10.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节。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
     

    组卷:3359引用:49难度:0.5

三、解答题(共23小题)

  • 29.佳佳在实验室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1)如图是佳佳实验中的情景,此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cm。
    (2)佳佳将光屏放到80cm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他应该把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成像的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若在实验(2)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佳佳又在实验(3)的基础上,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5)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组卷:1064引用:43难度:0.3
  •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进行了如下探究:
    为探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了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物体固定在光具座25cm刻度线处,凸透镜固定在40cm刻度线处不改变,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
    1
    15
    5 7.5
    2 7.5 15
    3 12 6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2)实验序号1中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做完序号3实验后,小华只更换一个f=13cm的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像依然模糊,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他应该在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前的适当位置再放置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组卷:628引用:37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