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我国古代的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8 -
2.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荆州。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组卷:108引用:10难度:0.7 -
3.西红柿等果蔬中含有的维生素P(C27H30O16),熔点为195℃,是一种天然的黄酮苷,具有一定抗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的药理活性。下列有关维生素P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6 -
4.在实验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和操作规范。下列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5.我国科学家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传统制备氮化镓的化学原理是:GaCl3+NH3
GaN+nHCl,其中n的值是( )一定条件组卷:46引用:3难度:0.7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
17.兴趣小组对某款家用制氧机开展如下探究。
Ⅰ.反应原理探究
【查阅资料】该制氧机中有一包黑色粉末和一包白色颗粒。黑色粉末为二氧化锰。白色颗粒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加合物,遇水后能产生氧气。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向锥形瓶a中加入1.5g过碳酸钠 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观察;将一根带火星木条 瓶中有少许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不复燃;瓶壁不发烫 使用过碳酸钠制氧,需要加入二氧化锰固体;该反应是 向锥形瓶b中加入1.5g过碳酸钠和0.2g二氧化锰,混匀后 瓶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①
②
Ⅱ.制氧剂的选择
小组同学想到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也可以快速制氧,为什么不选用过氧化氢溶液而选用过碳酸钠呢?于是该兴趣小组对两者的制氧效率进行探究,并筛选合适的制氧剂。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产生150mL的氧气,以5%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制氧剂需要9.1mL;以过碳酸钠为制氧剂需要1.41g。
【实验方案】利用如图装置设计如下实验并记录0-20min量筒中水的体积。锥形瓶中药品 注射器中药品 实验1 0.2g二氧化锰 9.1mL5%过氧化氢溶液 实验2 1.41g过碳酸钠和0.2g二氧化锰
(2)结合图1中数据,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的依据是
(3)制氧剂不选择过氧化氢溶液的原因除了制氧效率因素外,还因为过氧化氢溶液
A.分解产物无污染
B.运输储存不方便
C.有一定的腐蚀性
Ⅲ.自制制氧机
该兴趣小组利用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日常用品设计并制作了三套装置如图2。
(1)家用制氧机可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你认为
(2)若该装置右侧瓶中不装水组卷:67引用:2难度:0.5 -
18.铜镁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实验:取铜镁合金10g放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反应容器中,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0.3g,求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写出计算过程。)
组卷:10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