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0 9:0:2
一、读•书
-
1.【书法 笔墨浓淡里的博雅气韵】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又是最伟大的导师,只有用心去读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甲:
乙:
A.笔画简省,用梅花比喻处于困境中能坚持操守的人。
B.字体端正,意指经历恶劣环境考验才能看清事物本质。
C.字体古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D.字体飘逸,表达了要像梅花一样含蓄内敛。组卷:3引用:1难度:0.6 -
2.【诗文 多彩画卷中的心灵絮语】
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怡人美景•万种情思”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主持人:自然美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小文:“
小博:“
(2)主持人:诗歌是诗人的心灵倾诉,情感是诗歌的生命。
小德:“
小智:“
小宇:“
小花:“组卷:1引用:1难度:0.8
二、读•思
-
3.为传承中华美德,滋养学生心灵,育英中学开展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 请你来采访】
(1)下面是校报记者为此次活动拟写的采访提纲,请你根据采访目的,在横线处补写一个采访问题。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11月2日下午活动结束后,汇报活动现场 采访对象 校团委书记 采访目的 了解此次活动的规模、亮点、影响 采访问题 ①请问参加此次活动的班级和人数是多少?
②活动中让您印象深刻的节目有哪些?请您具体谈谈。
③
(2)在制作手抄报时,小文搜集并整理出以下两则材料,但他没有想出能够统领两则材料的标题,请你帮他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
①标题:
ㅤㅤ材料一:
ㅤㅤ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破圈”走红。紧接着,《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相继播出,一次次掀起全网关注的热潮。
ㅤㅤ材料二:
ㅤㅤ河南卫视继“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播出之后,对传统文化再度挖掘,推出了“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目前已播出的《春分奇遇记》《谷雨奇遇记》《立夏奇遇记》等节目,均受到高度关注。
②此次活动引发了同学们对“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热议,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话,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备选词语:科技 坚守 体验 创意 传承
你的思考:
【活动三 请你来发言】
ㅤㅤ选段一: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裕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
ㅤㅤ选段二: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3)阅读上面选段,说说当代青少年应继承红军队伍的哪些精神。组卷:5引用:1难度:0.7
三、读•写
-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学校美育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美育内涵】
美育,顾名思义,就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审美教育,其目的就是涵养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育可以包括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科学美育等多种方面内容,既可以理解为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美的精神,也可以上升到以文化人,为中华文化筑基的层面。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到鲁迅再到蔡元培等诸多思想大师都高度重视美育在塑造灵魂、促进民族兴盛方面的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出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所提倡的诗教、乐教即是美育。
蔡元培:“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习近平:“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蒋勋:“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美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它融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陶冶人,促进身心和谐统一和健康发展。美育通过审美的方式,帮助学生陶冶人生,培养高尚健康的品格,启迪思想智慧,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言以蔽之,美育可以丰盈人的精神,提升人的境界,开阔人的胸怀、格局,使人学会从现实的生存,提升到诗意的生活。
【材料二:课堂在线】课堂在线 微博热搜 网友评论 “大家暂停自习,看晚霞去。”不久前,一个“小场景”冲上了网络热搜:云南蒙自一所中学的高三老师,暂停讲课让学生走出教室欣赏晚霞。老师表示,晚霞太美了,不想让学生错过。“这么美,为什么不给你们看呢?”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转载、点赞。老师的举动,只是出于为学生减压的初衷,但从更深层次审视,却触及了美育的真谛! 你的评论:_______
十年来,教育系统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美育工作发生格局性变化,取得历史性突破。教育部发布了一组数据:
99.8%的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97.7%的高中落实艺术类必修课程要求,80.7%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87.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12年的60.4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90.8万人,增长50.3%;全国小学音乐、美术器材达标年由2012年的44.8%、46.3%均提高到2021年的96.5%,初中音乐、美术器材达标率由2012年的64.6%、65.8%均提高到2021年的97.5%;在全国中小学建设了3369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传承项目包括京剧、书法、皮影、年画、泥塑等4932项。
【材料四:教育方针】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最新修改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情况做了说明。
艺术课程成为必修课。本次修订优化了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让艺术始终存在于学生身边,艺术类课程要始终坚持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艺术体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整体的课程设置上,艺术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且课程时长要达到九年课时总比例的9%-11%,超过外语的6%-8%。
艺术课程更加多元化。《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分学段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至七年级以音乐和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各地各校要统筹课内外学习安排,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创造条件开展班级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的待长,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并把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情况纳入学业评价。
班级开展“美育润心•向阳成长”的主题活动,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1)请你结合材料一中对美育的认识,在材料二的微博评论区简要写一则评论,发表你对这一课堂举动的看法。
(2)结合材料三,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十年来我国的学校美育工作取得了哪些格局性变化?
(3)在小组讨论环节,组员们畅所欲言:
小宇说:“上学就是学知识,中考考得分数高才是硬道理!”
小强说:“美育不就是唱歌跳舞麻,可我一点艺术细胞也没有,啥也不会。”
小琪说:“我倒是挺喜欢唱歌、跳舞的,可是学习压力太大了,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发展自己的特长。”
小欣说:“作为学生,咱们不仅要埋头读书,也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听了组员们的发言,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初中生活,作为组长,请你写一段发言稿,表达自己看法。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组卷:4引用:3难度:0.5 -
9.成长的过程中,因为遇到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拥有不同的爱好……我们的青春便长成了不同的模样。
ㅤㅤ请以《______让我的青春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提示: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补全题目;
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⑤不少于600字。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