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梅湾小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三)
发布:2024/10/31 0:0:2
一、积累与运用。(55分)
-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ㅤㅤ南湖红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冲破白色kǒng bù组卷:21引用:6难度:0.7 -
2.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尖锐】jiān ruì 形
①物体有锋芒,容易刺破其他物体的;锋利:把锥子磨得非常~。
②认识客观事物灵敏而深刻;敏锐:眼光~|他看问题很~。
③(声音)高而刺耳:~的哨声|子弹发出~的啸声。
④(言论、斗争等)激烈:~的批评|进行了~的斗争。
(1)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我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
(2)他的漫画尖锐活泼,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3)新闻发言人总能面带微笑地回应尖锐的提问,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组卷:16引用:1难度:0.8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组卷:49引用:4难度:0.7 -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组卷:49引用:5难度:0.7 -
5.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组卷:33引用:3难度:0.7
二、阅读与理解。(25分)
-
1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水稻研究“拼命三郎”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是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人们见到的袁老,总是挽着裤腿下稻田的形象,更像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多年的奔波与辛劳,让袁老变得又黑又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但即便是在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当天,袁老还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
他这样说道:“我已经90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要力争让我们的团队早日完成每公顷18吨的高产攻关,做好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生产应用。”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他而言,退休不存在的,只要身体好,能工作就行。“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稻田里的守望者
袁隆平多次强调说,自己有两个梦: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希望高产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全世界水稻田有一亿六千万公顷,如果一半种上了杂交稻,每公顷增产两吨,可增产粮食一亿六千万吨,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
袁隆平在晚年依旧心系稻田。早已功成名就的他为方便研究,请湖南省农科院在自己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只要在长沙,袁隆平每天都要看上好几遍。他的秘书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哪天不让袁老看一眼田,他心里就落空了。这块田,其实他站在自家窗户旁就能看到,可他依然坚持每天下楼去田里。
91岁高龄的袁隆平,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后来又转回长沙接受治疗。在病危之际,他还关心着稻子的长势。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句。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②功成名就: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唯一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动体现了杂交稻覆盖了全球给世界带来了重大利益。
C.91岁高龄的袁隆平,在三亚不慎受伤,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病危之际,他还关心着稻子的长势。
(3)第2自然段中,描写袁隆平外貌的句子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4)读了文章,你认为袁隆平爷爷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组卷:16引用:1难度:0.6 -
16.“蛟龙”潜深海,“祝融”访火星,珠峰量身高……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你的心底藏着哪些探索未来的心愿呢?请你选择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选一种你认为适合的方式(诗歌除外)进行表达。注意语言通顺流畅,意思清楚明白,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个。
组卷:1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