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
1.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版本馆是国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战略高度上谋划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也就是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由中央总馆(北京,40°N,116°E)、西安分馆(34°N,110°E)、杭州分馆(30°N,120°E)、广州分馆(23°N,113°E)组成。据此完成1~2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当日,四馆中(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2.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版本馆是国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战略高度上谋划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也就是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由中央总馆(北京,40°N,116°E)、西安分馆(34°N,110°E)、杭州分馆(30°N,120°E)、广州分馆(23°N,113°E)组成。据此完成1~2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后一个月内(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3.焚风现象指干燥空气作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在我国尤其以太行山东麓地区最为典型。图1为太行山东西两侧地形剖面图,图2为太行山东麓焚风出现次数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
推测太行山东麓焚风现象多发的季节为(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4.焚风现象指干燥空气作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在我国尤其以太行山东麓地区最为典型。图1为太行山东西两侧地形剖面图,图2为太行山东麓焚风出现次数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
太行山东麓焚风现象典型,主要是东麓.( )
①平原地形海拔低,气温高
②相对高度大,增温幅度大
③海洋调节作用强,气温高
④位于强劲西北风的背风坡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5.焚风现象指干燥空气作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在我国尤其以太行山东麓地区最为典型。图1为太行山东西两侧地形剖面图,图2为太行山东麓焚风出现次数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
太行山东麓焚风现象夜晚频次高,是由于夜晚(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二、读图分析题:(共30分)
-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灌丛沙堆是沙粒在风力作用下遇到植被阻拦后逐渐堆积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其发育主要受植被、当地沉积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是干旱地区沙漠、半干旱半湿润沙地和沙质海岸带常见的风积生物地貌类型。
材料二厚田沙地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部、赣江西岸。该地区年均温17.1~17.8℃,年降水量1519.3mm,年蒸发量1880.0mm,多大风天气。厚田沙地发育着以蔓荆为主的灌丛沙堆,蔓荆枝条以匍匐生长为主、植株分枝多、枝条疏透性大、根系发达,因此形成的灌丛沙堆在形态、高度等方面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沙堆有明显区别。进一步研究发现,同一灌丛沙堆的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物颗粒的粗细也有差异。图1示意厚田沙地地理位置,图2示意厚田沙地灌丛沙堆形态。
(1)与干旱地区灌丛沙堆相比,该区域灌丛沙堆水平范围大,但垂直高度较矮,试解释原因。
(2)灌丛沙堆背风坡中上部整体细沙含量较高,试分析原因。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以蔓荆为主的灌丛沙堆对该区域防风固沙起到的积极作用。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3.实践探究题
2022年暑假期间,河南某中学学生到我国东南地区的丹霞山(图1)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地理研学。通过考察研究同学们发现,虽然丹霞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但它却具有复杂的、个性化的小尺度植被分异现象,对此大家产生了极大的疑惑。图2为同学们绘制的丹霞地貌区不同地貌部位的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同学答疑解惑。
(1)山顶地区的植被由中心到外围呈现出乔木一小灌木灌丛的环状分布规律,试解释原因。
(2)与山顶灌丛不同,山谷坡麓地带形成了沟谷雨林,简述其主要原因。组卷: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