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广东省高考生物冲刺联考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中心体位于细胞的中心部位。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的一些蛋白质构成。从横切面看,每个中心粒是由9组微管组成,微管属于细胞骨架。细胞分裂时,中心体进行复制,结果每个子代中心粒与原中心粒成为一组新的中心体行使功能。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在超微结构的水平上,调节着细胞的运动。下列关于中心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6引用:7难度:0.7
  • 2.核孔复合体是核质交换的特殊跨膜运输蛋白质复合体,它具有双功能和双向性。双功能表现在两种运输方式: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双向性表现在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又介导RNA、RNP(含有RNA的核蛋白)等的出核运输。核孔对大分子的进入具有选择性,大分子凭借自身的核定位信号和核孔复合体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而实现“主动转运”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74引用:8难度:0.7
  • 3.马铃薯的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马铃薯植物其他部位的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相同。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47引用:4难度:0.7
  • 4.农业生产中,农民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措施不能达到增产目的的是(  )

    组卷:20引用:3难度:0.7
  • 5.某种动物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与B/b控制。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该种雄性动物,在其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含有的基因会发生变化。下列关于该个体的一个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 6.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下列关于课本实验中对比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4难度:0.7
  • 7.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农桑辑要》是元朝司农司撰写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其中描述“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此项操作与生长素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4难度:0.7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2分)

  • 21.当食品或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数目超过某一限定值之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大肠杆菌被列为重要的微生物检测指标。某同学欲调查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采用了滤膜法,其大致流程为:先用滤膜过滤已知体积的待测水样,水样中的大肠杆菌留在滤膜上,其他杂质则被滤出,再将滤膜转移到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菌落数量。这种方法适用于液体,且菌体数量不多的样本。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
     
    等营养成分,为了便于用肉眼与其他微生物区分,需在培养基中添加
     
    ,大肠杆菌的菌落呈
     
    色。为了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需要设置对照,其做法是
     
    。灭菌和消毒的区别在于灭菌杀死了全部的
     

    (2)取10mL自来水,稀释10倍后,取10mL稀释液进行过滤,将滤膜置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了30个目的菌落,请计算出每毫升自来水中含有目的菌
     
    个。
    (3)该同学在另外一个添加了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了相同的操作,请预测调查的大肠杆菌的数量
     
    (填“会”或“不会”)变化,原因是
     

    组卷:7引用:1难度:0.7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分)

  • 22.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抗体可阻断病毒的黏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图为筛选、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序号①~④表示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诊断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咽拭子取样,其检测的是病毒的
     
    。但由于采集的样品量较少,为了增加检材数量可进行
     
    ;还可采集血液样本检查血清中
     
    ;另外通过胸透检测胸部是否有病毒侵染的阴影,也可确诊。
    (2)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时,需先给小鼠注射
     
    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细胞。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用HAT培养基筛选获得的③为
     
    ,④为
     
    ,该细胞的特点是
     
    。对上述选择培养的细胞④还要进行
     

    (3)细胞①、②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
     
    ,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
     
    成为可能。

    组卷:38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