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牛栏山一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0/23 7:0:1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2分)

  • 1.下列家庭常用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 B C D
    家庭常用消毒剂        
    有效成分 对氯间二甲苯酚 乙醇 次氯酸钠 过氧乙酸

    组卷:67引用:3难度:0.6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4引用:2难度:0.7
  •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1引用:5难度:0.8
  • 5.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可溶于水的物质;
    ④电解质;
    ⑤钠盐; 
    ⑥钠的含氧化合物.

    组卷:56引用:15难度:0.7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6
  • 7.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是否超标,通过悬挂涂有CuI(白色)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亮黄色至暗红色)及变色所需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汞含量.发生的化学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9引用:7难度:0.9
  • 8.下列事实不能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二、填空题(5道大题共58分)

  • 25.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锂离子电池,常用磷酸亚铁锂(LiFePO4)做电极材料。对LiFePO4废旧电极(含杂质Al、石墨粉)回收并获得高纯Li2CO3的工业流程图如图:

    资料:碳酸锂在水中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1)过程i研磨粉碎的目的是
     

    (2)过程ii加入足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
     

    (3)过程iii采用不同氧化剂分别进行实验,均采用Li含量为3.7%的原料,控制pH为3.5,浸取1.5h后,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序号 氧化剂 浸出液Li+ 浓度(g/L) 滤渣中Li 含量/%
    实验1 HCl H2O2 9.02 0.10
    实验2 HCl NaClO3 9.05 0.08
    实验3 HCl O2 7.05 0.93
    ①实验2中,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大大增加了酸和氧化剂的用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结合实验结果和①中的现象,最终选择H2O2作为氧化剂,原因是
     

    ③过程iii得到的浸出液循环两次的目的是
     

    (4)浸出液中存在大量H2
    PO
    -
    4
    HPO
    2
    -
    4
    ,已知:H2
    PO
    -
    4
    HPO
    2
    -
    4
    +H+
    HPO
    2
    -
    4
    PO
    3
    -
    4
    +H+,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过程iv得到磷酸铁晶体的原因
     

    (5)对比过程iv和v,说明过程iv不用饱和Na2CO3溶液的原因
     

    (6)简述过程vi的操作
     

    组卷:87引用:2难度:0.4
  • 26.某小组同学探究Cu和H2O2的反应。
    【猜想预测】
    猜想1:Cu与H2O2不发生反应;
    猜想2:Cu与H2O2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O2作氧化剂。
    【实验探究】
    实验ⅰ:向装有0.5g Cu的烧杯中加入20mL 30% H2O2溶液,一段时间内无明显现象,10小时后,溶液中有少量蓝色浑浊,Cu片表面附着少量蓝色固体。
    (1)通过该实验证明了猜想2成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继续探究】
    针对该反应速率较慢,小组同学查阅资料,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资料:Cu2++4NH3⇌[Cu(NH34]2+,[Cu(NH34]2+为深蓝色;Cu(OH)2可溶于氨水形成深蓝色溶液。
    装置 序号 试剂a 现象
            20mL 30% H2O2与4mL 5mol/L H2SO4混合液 Cu表面很快生产少量气泡,溶液逐渐变蓝,产生较多气泡
    20mL 30% H2O2与4mL 5mol/L氨水混合液 溶液立即变为深蓝色,产生大量气泡,Cu表面有少量蓝色不溶物
    (2)实验ⅱ中:溶液变蓝的原因是
     
    (用化学用语解释);经检验产生的气体为氧气,产生氧气的原因是
     

    (3)对比实验ⅰ和ⅲ,为探究氨水对Cu的还原性或H2O2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继续实验。
    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K闭合时,电压为x。
    b.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氨水后,电压不变。
    c.继续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氨水后,电压增大了y。
    该实验的结论:
     
    。利用该方法也可证明酸性增强可提高H2O2的氧化性,导致Cu溶解速率加快。
    (4)对比实验ⅱ和ⅲ,实验ⅲ中产生氧气速率明显更快,可能的原因是
     

    (5)实验ⅲ有少量蓝色不溶物,小组同学加入少量NH4Cl可使其溶解,结合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不溶物溶解的原因:
     

    (6)基于以上实验,影响Cu与H2O2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组卷:51引用:5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