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5课 七律·长征》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9/26 6:0:3

一、选择题

  • 1.夸张的巧用,是《七律 长征》这首诗显著特点之一。“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请你选出下面以“山”为描写对象,夸张正确的一句(  )

    组卷:58引用:7难度:0.9

二、基础知识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逶迤
     

    磅礴
     

     

     

     

     

    组卷:9引用:2难度:0.8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
     

    磅礴: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
     

    组卷:19引用:3难度:0.7

三、解答题

  • 10.“大渡桥横铁索寒”写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组卷:6引用:2难度:0.6

四、诗歌阅读

  •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2)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其中“万水”以
     
     
    为代表,“千山”以
     
     
    为代表。
    (3)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
     
    ,这是实际的山;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
     
    ,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雄壮的“征难图”?

    组卷:24引用:4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