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65引用:3难度:0.8

二、句子默写。

  • 2.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让你终生受益,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中间四句默写下来。(字体要规范、工整、美观)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组卷:143引用:4难度:0.5

三、对比阅读。

  • 3.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①征蓬出汉
     

    ②沿阻绝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峡七百里中 告奋勇
    B.多趣味 思忖
    C.沿溯阻绝 沿成俗
    D.引凄异 虚构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
     

    (4)两文同是借景抒情,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心情也有所不同。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王右丞话
     
    表边关浑壮          郦道元绘三峡美景抒
     

    组卷:79引用:3难度:0.5

四、诗歌鉴赏。

  • 4.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78引用:9难度:0.9
  •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组卷:114引用:9难度:0.5
  •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释】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组卷:153引用:5难度:0.6
  • 7.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

    组卷:20引用:5难度:0.8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
     
    ,“征蓬”比喻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组卷:285引用:12难度:0.5
  •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校园诗词大会。设计了“文字线索题”环节。在比赛的筹备过程中,命制试题的同学颇费心思。下面这道文字线索题设定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该题已有三条线索,请你根据此句诗内容编写最后一条线索,能让答题者锁定答案口。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
     

    (2)该诗善用比喻,请从诗中选择符合这一特点的诗句,写写你的理解。

    组卷:16引用:3难度:0.7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B.“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C.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D.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2)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并从炼字角度选择两个词进行赏析。
    画面描绘:
     

    赏析:
     

    组卷:33引用:5难度:0.7
  •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甲】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乙】诗中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2)从内容上看,两首诗都是
     
    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组卷:264引用:5难度:0.5

四、诗歌鉴赏。

  • 34.阅读《使至塞上》,完成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颈联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营造了阔大、雄浑的景象。
    B.该联景物为下联人物的出场设定了背景,又暗示了作者感伤、茫然的悲观心态。
    C.该联写景逼真,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
    (2)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既表现了关塞迢迢,又烘托出孤寂的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颔联间接抒发内心感受,既写人又言事,更传达出飘泊无定的思想感情。
    D.尾联继续写出使一事。这里诗人情绪已经高涨起来,表现出诗人的达观。

    组卷:45引用:3难度:0.7
  • 35.诗人常借“落日”来表达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情感,请你参照以下示例,对《使至塞上》中涉及“落日”的连续两句诗进行赏析。
    (示例)“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写出了作者和他的朋友欢娱竞日、红日西沉但兴犹未尽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珍视、对光阴的爱惜。

    组卷:6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