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1 0:30:5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近段时间以来,在文化类节目的引领下,传媒领域持续掀起“国风潮”与“历史热”。《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电影化、穿越化的形式重读经典,领略横亘古今的智慧传承……这些产品的成功经验表明,新时期的文艺创作既要持续性产出有精神格调的影视作品,又要实现更广范围的受众触达。可见,努力探索“创作与传播两手都要硬”的经验规律是重中之重。要质量流量两手抓,打造更多文艺“硬通货”。
从塑形到铸魂,“硬通货”的核心是软实力。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以平台主导、数据驱动的渠道传播搭上了技术的快车道,但“内容为王”始终是黄金铁律。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越是能够释放出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其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与文化感召力就越能得以彰显。近年来,举凡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文艺作品,除了在形态创新上大胆颠覆之外,更蕴含着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价值内涵。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头活水,蕴藏着铸魂立德的丰富资源。
从流量到走心,“硬通货”的底色是真性情。毋庸置疑,影视传媒领域的发展需要流量支撑,流量本身也具有客观属性与参考价值,这并不违背发展逻辑。随着新媒体对现代生活的形塑和重构,当代国人的文艺需求也日益体现出基于“绿色流量”的新特征,即重真实、重向善、重审美。如《觉醒年代》以“史实不虚、情怀不拘”的辩证创作思维为出发点,对剧中人物的刻画既高度契合历史事实又个性鲜活、细节饱满……这些作品直接触发大众情感与情绪共鸣,让作品充满奋进精神与人性光芒。
从联动到出圈,“硬通货”须重建传播链。在现有传播格局下,电视面临的问题并不在内容品质层面,而更多的是传播层面的挑战。移动传播媒体的高度便捷,使得电视的开机率急速下降,倒逼传播链的改革。伴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传播与创作同等重要的呼吁之声凸显,“硬通货”内容更多表现为传播层面的“出圈”属性。原本依靠强逻辑性与连续性输出的影视作品,如今更多依靠短视频与社会话题的移动端传播倒推至策划与制作,形成“大屏端负责超级宣推与精品创作,网络端成为移动书架与前沿探索,微信微博端形成舆论话题,短视频实现精准到达”的新型传播链条,让“硬通货”变得更有穿透力。
从智能到跨界,“硬通货”要倚重强创新。“硬通货”的高频次涌现,还要依托于对策划研发领域的高度重视与投入。除了以上文本创作方面的高度重视之外,还要打好智能与跨界这两张新牌。既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全方位、多维度的沉浸式欣赏需求,又在内容创造与视听表达上开辟媒介互鉴与跨界学习的特色革新之路。随着多元艺术形态正逐渐实现融会贯通与融合新生,新型综合性影视作品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舆论传播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舆论传播方式和受众接受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许多崭露头角的精品力作彰显了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跟上节拍,适应变革,着力创新,我们必能开创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打造更多舆论场上的“硬通货”。
(摘编自冷凇《质量流量两手抓,打造更多文艺“硬通货”》,《光明日报》2021年4月9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形势下从“塑形”“铸魂”到“走心”,打造软实力抒写真性情仍是影视作品发展的唯一途径。
B.在现有传播格局下,电视价值导向没问题,问题在移动传媒使电视开机率骤降带来的挑战。
C.若要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硬通货”,就既要重视文本创作,更要在“智能”与“跨界”方面下功夫。
D.当下,舆论传播出现新特点,发生大变化,这是挑战也是机遇,“硬通货”的出现就是明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基于对传媒领域的新变化及其分析,提出全文中心论点:要质量流量两手抓,打造更多文艺“硬通货”。
B.文章总体运用总——分——总式论证结构,第二至五段运用并列式结构,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硬通货”的特质及打造途径。
C.文章第三段运用了因果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来阐述“从流量到走心,‘硬通货’的底色是真性情”的观点。
D.文章高屋建瓴,分析新媒体时代影视传媒面临的新形势的同时指明其健康发展的路径:着力于文艺创新,放眼于舆论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硬通货”比喻蕴含着历史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价值内涵、充满奋进精神与人性光芒为受众广泛接受的文艺作品。
B.新时期文艺创作寻求持续性产出有精神格调的影视作品和更广范围的受众触达,应当也必须经由文化类节目的引领。
C.新形势下影视传媒发展离不开流量支撑,而基于重真实、重向善、重审美特征的“绿色流量”也日益成为国民的新追求。
D.新传媒背景下,大屏端、网络端、微信微博端、短视频等各展其长,形成新型传播链条,此时“硬通货”将更有穿透力。组卷:2引用:2难度:0.2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编写的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
对于中国而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安全有底气,但并不代表可以肆意浪费。“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对粮食资源的消耗,也给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消费互相攀比,公款消费铺张浪费,为了面子或排场大量点菜进而造成人为浪费等问题比比皆是,“光盘行动”的推行也仍然任重道远。
制止餐饮浪费,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众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在全社会推广崇尚节俭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也要出台减少食物浪费等相关法律规定,积极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坚决制止公款消费中的浪费行为,持续推进“光盘行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我们更要居安思危,对粮食安全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中国粮食安全有底气,也容不得任何“舌尖上的浪费”。
(摘编自《中国粮食安全有底气也容不得“舌尖上的浪费”》,央广网2020年8月12日)
材料二:
我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六连丰”,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但是,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粮食增产面临的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粮食稳产增产难度日益增大,粮食将长期处于紧平衡。
我国粮食产后浪费严重。除了餐饮环节的浪费外,在储粮环节,有些地方农户因为储粮方法落后造成的损失高达8%;在流通环节,粮食物流企业仓储、物流、装卸、搬运等设施落后,粮食抛撒损失严重;在加工环节,粮食企业过度追求精加工,造成粮食加工成品率低。据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测算,仅农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当下,要大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节粮减损新机制,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流通方式。
(摘编自刘慧《弘扬节俭美德 杜绝粮食浪费》,《经济日报》2020年8月13日)材料三:
菜篮子、米袋子,是百姓关注的话题。特别是今年,洪涝灾害引起了社会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
“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对早稻单产产生了影响,不过今年早稻播种面积增加较多,目前总的判断早稻有可能丰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今年夏粮产量比去年增长0.9%,为全年粮食增产奠定基础。
从整个粮食生产看,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70%以上。目前看,60%秋粮在北方地区,受洪涝影响相对较小。付凌晖表示,近几年农业投入加大,国内抗灾减灾能力增强,全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有条件、有基础。
(摘编自《经济稳定恢复,向好态势持续》,《人民日报》2020年8月15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我们对待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同时也要重视粮食的节约问题。
B.我国的粮食增产不仅受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有限的突出矛盾限制,还要承受来自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
C.粮食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追求精加工的行为致使粮食加工成品率低,造成粮食的大量浪费,企业需要认真思考改进的方法。
D.2020年的洪涝灾害不仅引起了社会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等问题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百姓对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问题的关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新版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饥饿人数可能新增1.32亿,这意味着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情况不容乐观。
B.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我们应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这是因为饮食浪费会给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C.由于饮食消费互相攀比,公款消费铺张浪费,为了面子或排场大量点菜进而造成人为浪费等问题不能避免,“光盘行动”无法持续推进。
D.洪涝灾害对我国秋粮丰收的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六成的秋粮生产区在北方,并且国内抗灾减灾能力的增强保障了全年粮食生产的稳定。
(3)我国要做好粮食安全工作,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组卷:4引用:7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山
蒋子龙 党委扩大一上来就卡了壳,这在机电工业局的会议室里不多见,特别是在局长霍大道主持的会上更不多见。但今天的沉闷似乎不是那种干燥的、令人沮丧的寂静,而是一种大雨前的闷热、雷电前的沉寂。算算吧,“四人帮”倒台两年了,七八年又过去了六个月,电机厂已经两年零六个月没完成任务了,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全局都快要被它拖垮了。必须彻底解决,派硬手去。派谁?机电局闲着的干部不少,但顶戗的不多。愿意上来的人不少,愿意下去,特别是愿意到大难杂乱的大户头厂去的人不多。
有一张脸渐渐吸引住霍大道的目光。这是一张有着矿石般颜色和猎人般粗犷特征的脸:石岸般突出的眉弓,饿虎般深藏的双眼;颧骨略高的双颊,肌厚肉重的阔脸;这一切简直就是力量的化身。他是机电局电器公司经理乔光朴,一双火力十足的眼睛不看别人,饱满的嘴唇铁闸一般紧闭着,里面坚硬的牙齿却在不断地咬着牙帮骨,左颊上的肌肉鼓起一道道棱子。霍大道极不易觉察地笑了,他不仅估计到第一炮很快就要炸响,而且对今天会议的结果似乎也有了七分把握。
乔光朴没抬眼皮,用平稳的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口吻说:“别人不说我先说,请局党委考虑,让我到重型电机厂去。”这低沉的声调在有些委员的心里不啻是爆炸了一颗手榴弹。徐进亭副局长更是惊诧,说:“光朴,你是真的,还是开玩笑?”是啊,他的请求太出人意料了,因为他现在占的位子太好了。这是许多老干部梦寐以求而又得不到手的“美缺”。乔光补放着轻车熟路不走,明知现在基层的经最不好念,为什么偏要下去呢?
乔光朴抬起眼睛,闪电似的扫过全场,最后和霍大道那穿透一切的目光相遇了,倏地这两对目光碰出了心里的火花,一刹那等于交换了千言万语。乔光朴仍是用缓慢平稳的语气说:“我愿立军令状。我去后如果电机厂仍不能完成国家计划,我请求撤销我党内外一切职务。到干校和石敢去养鸡喂鸭。”
这家伙,话说得太满、太绝。如今稍负一点儿责的干部就喜欢说一些漂亮的多义词,让人从哪个方面都可以解释。什么事情还没有干,就先从四面八方留下退却的路。因此,乔光朴的“军令状”比它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更叫霍大道高兴。他激赏地抬起眼睛,心里想,这位大爷就是给他一座山也能背走,正像俗话说的,他像脚后跟一样可靠,你尽管相信他好了。就问:“你还有什么要求?”
乔光朴:“我要请石敢一块儿去,他当党委书记,我当厂长。”
有人说:“你这是一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
乔光朴看看手表,像事先约好的一样,石敢就在这时候进来了。乔光朴站起来:“霍局长,我先和老石谈一谈。”霍大道点点头。乔光朴抓住石敢的胳膊,半拥半推地向外走。乔光朴把自己的打算,立“军令状”的前后过程全部告诉了石敢,充满希望地等着老伙伴给他一个全力支持的回答。
石敢却是长时间的不吭声,探究的、陌生的目光冷冷地盯着乔光朴,使乔光朴很不自在。老朋友对他的疏远和不信任叫他心打寒战。石敢到底说话了,语音低沉而又含混不清。乔光朴费劲地听着:
“你何苦要拉一个垫背的?我不去。”石敢摇头,“我思想残废了,我已经消耗完了。”
“胡说!”乔光朴见好说不行,真要恼了,“你明明是个大活人,怎说是消耗完了?在活人身上难道能发生精力消耗完的事吗?”
“我指热情的细胞消耗完了。”
“嗯?”乔光朴一把将石敢从沙发上拉起来,枪口似的双眼瞄准石敢的瞳孔,“你敢再重复一遍你的话吗?当初你咬下舌头吐掉的时候,难道把党性、生命连同对事业的信心和责任感也一块儿吐掉了?”石敢躲开了乔光朴的目光,他碰上一面无情的能照见灵魂的镜子,他看见自己的灵魂变得这样卑微,感到吃惊,甚至不愿意承认。乔光朴诚恳地说:“老石,你非跟我去不行,我就是用绳子拖也得把你拖去。”
石敢点点头走了。
霍大道对乔光朴说:“刚才议论到干部安排问题,你还没有走,就有人盯上了你的位子。”
徐进亭先说:“电机厂的冀申提出身体不好,希望能到公司里去。”接着别的委员也都说出了曾托付过自己的人。
霍大道目光像锥子一样,气色森严,语气里带着不想掩饰的愤怒:“什么时候我们党的人事安排改为由个人私下活动了呢?什么时候党员的工作岗位分成了‘肥缺’‘美缺’和‘废缺’‘苦缺’了呢?冀中同志在电机厂没搞好,却毫不愧疚地想到公司当经理,我不相信搞不好一个厂的人能搞好一个公司。”
徐进亭问:“冀申原是电机厂一把手,老乔和石敢一去,不把他调出来怎么安排?”
霍大道说:“当副厂长嘛。干好了可以升,干不好还降,直降到他能够胜任的职位为止。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大家还可以讨论。”
徐进亭悄悄对乔光朴说:“这下你去了以后就更难弄了。”
乔光朴耸耸肩膀没吭声,那眼光分明在说:“我根本就没想到电机厂去会有轻松的事。”
(选自《乔厂长上任记》,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乔光朴放弃“美缺”,主动要求去陷入困境的重型电机厂,让与会委员震惊,也出乎局长霍大道的意料。
B.从乔光朴的话中可知,石敢曾经也是一员干将,“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因此心灰意冷,“目光冷冷”。
C.通过对机电局不少干部不愿作为及徐副局长的担忧等介绍,小说反映了“文革”之后改革事业的艰难曲折。
D.小说的语言凝重,不拖泥带水,不铺排细节,但个性化的语言极具表现力,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小说的开头在选文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渴望英雄。小说是如何塑造改革英雄乔光朴的?请简要分析。组卷:11引用:1难度:0.4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所谓“懒人经济”,通俗来讲就是“花钱买省事”。① ,未必尽是懒人。大多数人都喜欢在一些不甚重要的事情上“速战速决”,以便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投入更多时间。“懒人经济”就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选择,使得人们获得更高的时间自由支配度。因此,这里的“懒”不是好逸恶劳,② 。“懒人经济”标签新颖,却并非新鲜事。洗衣机是否可以看作扫地机器人的“前辈”?方便面是否与自热火锅异曲同工?由是观之,懒人产品的发明,③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具不断进化的历史。
当然,“懒人经济”的兴起或许可以充当某种指示器,预示着经济的某种深刻变化,而我们对这种演变不可过于乐观。我们的市场还没有完全克服坑蒙拐骗等行为,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一些看似呵护和照料消费者的市场服务还存在一定风险的隐患。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组卷:5引用:5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到字句意象、文史典故,大到诗风流派、文化审。美,都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它穿越秦砖汉瓦、唐风宋骨,从涓涓细流汇成浩大江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直到今天,读“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我们依然能领会到抑扬顿挫的音韵美;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们仍然能感受到空灵蕴藉的意境美,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还是能体悟到悲天悯人的品格美……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与古诗词有过怎样的故事?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你对古诗词在当下的意义有什么认识和思考?请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组卷:10引用:7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