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第7章 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2021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

    组卷:54引用:13难度:0.9
  • 2.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75引用:17难度:0.5
  • 3.亚洲有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即中国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称为两河流域.它们形成的共同条件是(  )

    组卷:65引用:6难度:0.9
  • 4.重庆坐落在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石家庄是个铁路枢纽城市,影响这两个聚落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是(  )

    组卷:53引用:7难度:0.7
  • 5.如图位于广州番禺的亚运村模式图,根据聚落与环境的有关知识,分析广州亚运村的分布属于(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6.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寒冷环境特点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7.如图,生活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这样的生活习惯与何种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有关?(  )

    组卷:62引用:8难度:0.9

二、综合题

  • 2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广袤土地上的乡土建筑是我们民族最珍贵的遗产。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乡土建筑消失了,殊为可惜。其实研究乡土文化,抢救有价值的乡土建筑,也是现代学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说:“一个物种的灭绝是重大的损失。全世界都已经警觉起来,尽全力保护濒危物种。为此成立了组织,设立了基金,开展了宣传,也立下法律来严惩胆敢伤害这些物种的人。但是,一种文化的灭绝是更大的损失,似乎世界还缺乏足够的警觉。我们的乡土文化是大多数人的文化,由整个民族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塑造、锤炼、丰富、积累而成,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状态。乡土文化最大的一宗,并且作为乡土文化而存在与发展的物质环境的乡土建筑,正在迅速地走向灭绝。如果不赶紧下定决心抢救,我们将永远失去它们,那损失难道会比死光了大熊猫或者金丝猴小吗?”
    材料二 如图所示。

    (1)保护聚落,是不是意味着把所有的乡土建筑都保护起来?
     

    (2)材料二中,图中所示民居的名称叫
     
    ,是
     
    民居建筑的代表。
    (3)对待此文化遗产正确的做法是
     

    A.由于住房、地皮紧张,人口膨胀,干脆拆掉盖楼房
    B.在周围大力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C.对其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
    D.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4)举例写出中国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组卷:8引用:1难度:0.2
  • 23.读某型飞机生产网络图,分析回答.

    (1)图示说明:某型飞机这种高科技的产品需要
     
    共同完成.
    (2)从图中可以看出:飞机零件的生产国,绝大多数是
     
    国家(发达或发展中),这是竞争的结果.
    (3)这个例子说明,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
     
    的世界.
    (4)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什么?
     

    组卷:123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