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第7章 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2021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
组卷:54引用:13难度:0.9 -
2.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75引用:17难度:0.5 -
3.亚洲有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即中国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称为两河流域.它们形成的共同条件是( )
组卷:65引用:6难度:0.9 -
4.重庆坐落在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石家庄是个铁路枢纽城市,影响这两个聚落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是( )
组卷:53引用:7难度:0.7 -
5.如图位于广州番禺的亚运村模式图,根据聚落与环境的有关知识,分析广州亚运村的分布属于(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6.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寒冷环境特点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7.如图,生活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这样的生活习惯与何种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有关?( )
组卷:62引用:8难度:0.9
二、综合题
-
2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广袤土地上的乡土建筑是我们民族最珍贵的遗产。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乡土建筑消失了,殊为可惜。其实研究乡土文化,抢救有价值的乡土建筑,也是现代学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说:“一个物种的灭绝是重大的损失。全世界都已经警觉起来,尽全力保护濒危物种。为此成立了组织,设立了基金,开展了宣传,也立下法律来严惩胆敢伤害这些物种的人。但是,一种文化的灭绝是更大的损失,似乎世界还缺乏足够的警觉。我们的乡土文化是大多数人的文化,由整个民族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塑造、锤炼、丰富、积累而成,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状态。乡土文化最大的一宗,并且作为乡土文化而存在与发展的物质环境的乡土建筑,正在迅速地走向灭绝。如果不赶紧下定决心抢救,我们将永远失去它们,那损失难道会比死光了大熊猫或者金丝猴小吗?”
材料二 如图所示。
(1)保护聚落,是不是意味着把所有的乡土建筑都保护起来?
(2)材料二中,图中所示民居的名称叫
(3)对待此文化遗产正确的做法是
A.由于住房、地皮紧张,人口膨胀,干脆拆掉盖楼房
B.在周围大力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C.对其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
D.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4)举例写出中国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组卷:8引用:1难度:0.2 -
23.读某型飞机生产网络图,分析回答.
(1)图示说明:某型飞机这种高科技的产品需要
(2)从图中可以看出:飞机零件的生产国,绝大多数是
(3)这个例子说明,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
(4)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什么?组卷:123引用:6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