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8题每小题3分,9—12题每小题3分。)
-
1.由于实验器材简陋,伽利略将自由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
组卷:295引用:11难度:0.4 -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1难度:0.7 -
3.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
组卷:4712引用:96难度:0.9 -
4.如图所示的一段圆弧为某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则物体的运动可能是( )
组卷:1125引用:2难度:0.5 -
5.设a、v和S分别代表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现有初速度均为零的四个物体,他们的运动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哪个物体在做单向直线运动?( )
组卷:161引用:7难度:0.6 -
6.钥匙从距离水面20m高的桥面自由落体,竹筏前端在钥匙下落瞬间正好位于它的正下方。该竹筏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若钥匙可以落入竹筏中,不考虑竹筏的宽度,则竹筏至少长( )(已知g=10m/s2)
组卷:1740引用:13难度:0.6
四、计算题(19题14分,20题16分。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并在规定区城内答题。)
-
19.短跑运动员完成百米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
(1)该运动员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2)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3)运动员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组卷:42引用:2难度:0.6 -
20.某同学将小球从某一高度位置静止释放,着地后弹起,又落下,他使用传感器记录了整个过程中小球离地高度h与所用时间t的图像。已知小球每次与地面发生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之比不变,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大小未知。请根据图像,求:
(1)小球第一次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之比。
(3)小球与地面发生第五次碰撞后所能达到的高度。
(4)小球下落后第五次速度为零的时刻。组卷:39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