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 劝学》2022年同步练习卷(43)

发布:2024/11/13 2:0:1

一、

  •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10引用:7难度:0.9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组卷:107引用:3难度:0.8
  • 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72引用:6难度:0.7
  • 4.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81引用:12难度:0.7
  • 5.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4引用:9难度:0.9

二、拓展阅读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劝学(节选)
    荀 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①数:数术,即方法、途径,这里引申为“科目”。②没:通“殁”,死亡。③大分:大的原则、界限。④箸:通“著”,显明。⑤蝡:同“蠕”,微动。⑥傲:浮躁。⑦囋:形容言语烦碎。⑧向:通“响”,回音。⑨方:仿效。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指经书,先秦“六经”包括。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B.君子,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
    C.小人,通常指儒家定义的“君子”的反义词,儒家对小人的定义,指像小孩子那样说翻脸就翻脸,说变脸就变脸,出自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说。
    D.学者,“学”者,觉也,系指通过学问觉悟之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学习的内容。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也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②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5)本文在分析说理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第3段“学莫便乎近其人”的观点和《师说》中的哪些说法意思相近?

    组卷:31引用:6难度:0.6

高考点兵(2022年全国新高考2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甍,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B.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C.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
    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担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吴汉斩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赞赏邓禹有知人之明。
    B.吴汉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设大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但后来被延岑袭击后方,吴汉落水,拉着马尾才得以脱险。
    C.吴汉为人质朴,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着皇上征战四方时,常常随从左右,小心侍卫总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
    D.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②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5)《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组卷:568引用:9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