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八十中高考物理三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下列各种物理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组卷:100引用:1难度:0.7 -
2.关于下列实验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53引用:4难度:0.8 -
3.如图所示为一束太阳光射到截面为六角形的冰晶上时的光路图,a、b为其折射出的光线中的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32引用:6难度:0.5 -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用轻绳一端系着三角板a点,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在三角板的c点作用水平拉力F,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24引用:2难度:0.5 -
5.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09引用:5难度:0.7 -
6.2022年2月27日,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搭载22颗卫星发射升空,在达到预定轨道后分12次释放卫星,将他们分别送入预定轨道。设想某两颗卫星释放过程简化为如图所示,火箭在P点同时将卫星1和卫星2释放,把卫星1送上轨道1(近地圆轨道),把卫星2送上轨道2(椭圆轨道,P、Q是近地点和远地点),卫星2再变轨到轨道3(远地圆轨道)。忽略卫星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5引用:2难度:0.5
三、解答题
-
19.一球形人造卫星,其最大横截面积为A、质量为m,在轨道半径为R的高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于受到稀薄空气阻力的作用,导致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逐渐变小。卫星在绕地球运转很多圈之后,其轨道的高度下降了ΔH,由于ΔH<<R,所以可以将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每一圈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可看成质量为M的均匀球体,万有引力常量为G.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点,当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为r时,卫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具有的势能可表示EP=-
。GMmr
(1)求人造卫星在轨道半径为R的高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某同学为估算稀薄空气对卫星的阻力大小,做出了如下假设:卫星运行轨道范围内稀薄空气的密度为ρ,且为恒量;稀薄空气可看成是由彼此不发生相互作用的颗粒组成的,所有的颗粒原来都静止,它们与人造卫星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碰撞后都具有与卫星相同的速度,在与这些颗粒碰撞的前后,卫星的速度可认为保持不变。在满足上述假设的条件下,请推导:
①估算空气颗粒对卫星在半径为R轨道上运行时,所受阻力F大小的表达式;
②估算人造卫星由半径为R的轨道降低到半径为R-ΔH的轨道的过程中,卫星绕地球运动圈数n的表达式。组卷:34引用:3难度:0.5 -
20.如图甲所示,真空中有一长直细金属导线MN,与导线同轴放置一半径为R的金属圆柱面。假设导线沿径向均匀射出速率相同的电子,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考虑出射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1)可以用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测量出射电子的初速度:
a.在柱面和导线之间,只加恒定电压;
b.在柱面内,只加与MN平行的匀强磁场。
当电压为U0或磁感应强度为B0时,刚好没有电子到达柱面。分别计算出射电子的初速度v0。
(2)撤去柱面,沿柱面原位置放置一个弧长为a、长度为b的金属片,如图乙所示。在该金属片上检测到出射电子形成的电流为I,电子流对该金属片的压强为p。求单位长度导线单位时间内出射电子的总动能。组卷:1420引用:1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