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课 蜀道难 蜀相》2022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4引用:7难度:0.8
  • 2.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的“凋”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4难度:0.9
  •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组卷:48引用:5难度:0.5
  • 4.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君西游时还  ②青泥盘盘
    见悲鸟号古木  悲不见九州同

    组卷:13引用:2难度:0.9

四、对接高考

  • 13.《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市占卜为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与《蜀道难》的首句一样抒发强烈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B.颔联写人在栈道上走,“起”“生”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
    C.颈联中的“笼”字与“芳树”相呼应,形象地描绘了春林繁茂的景象。
    D.本诗着眼于送别,全诗起承转合皆紧贴诗题,叙事状物,写景寄情,一脉相连。
    (2)尾联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试简要分析。

    组卷:22引用:4难度:0.6

五、语言文字运用

  • 14.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百姓自发写诗的热情高涨。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争先恐后地彼此打擂;茶客们,则在观看中_______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自得其乐。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和自己_______。而一座有诗歌传统的城市,才能够如花开一般,处处都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却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底蕴。它靠的不是一时的推崇和追捧,而是漫长岁月的_______,才化为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一如何绍基先生题写在草堂工部祠门前的楹联所述:“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今天的草堂之所以仍是成都人民的文化圣地,(  ),并写出了后世我们所见到的“浑然天成而不见其刻画之痕”的诗句,也是因为杜甫自身及其诗歌的_______,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是他和他的草堂,让诗与这座城市的人们水乳交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随心所欲  平起平坐   浸润   人民性
    B.直言不讳 平起平坐 浸染 国民性
    C.随心所欲 平分秋色 浸染 人民性
    D.直言不讳 平分秋色 浸润 国民性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B.如果杜甫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却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C.杜甫如果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反而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D.如果杜甫当年不是选择了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一座草堂,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并不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成都这座城市定居多年
    B.不仅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了一间茅屋
    C.并不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了一间茅屋
    D.不仅是因为杜甫当年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成都这座城市定居多年

    组卷:2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