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一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共60分)
-
1.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2题。
我国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比中南地区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有( )
①地壳运动更为强烈
②降水强度更大
③地形更为复杂崎岖
④植被覆盖率更低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2.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有( )
①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
②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
③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
④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3.结合某日四川干旱监测图,完成3~4题。
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组卷:1引用:0难度:0.80 -
4.结合某日四川干旱监测图,完成3~4题。
该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5.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图中a、b、c、d、e分别表示( )组卷:5引用:0难度:0.80 -
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所有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组卷:5引用:0难度:0.80
二、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共40分)
-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涝灾(内涝)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能够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如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
(1)分析说明雨水花园建设的主要作用。(至少答出三点)
(2)分析我国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三点)
(3)提出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至少答出三点)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34.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③阶段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2)图中D处的植被的显著特征有哪些?
(3)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组卷: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