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101中学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发布:2024/5/24 8:0:9
-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血红蛋白中Fe2+与O2以配位键结合,该配位键易断 聚乙烯由线型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能够增加材料的强度 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存在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青蒿素不能加热萃取,说明醚键受热容易断裂 组卷:98引用:2难度:0.6 -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
组卷:69引用:1难度:0.6 -
3.下列性质的比较中,能用周期律解释的是( )
组卷:48引用:1难度:0.6 -
4.下列事实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组卷:97引用:1难度:0.5 -
5.甲磺酸
是一种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2引用:1难度:0.7 -
6.肾上腺素具有提高心脏收缩力、扩张气管的功能,其结构如图所示。配制肾上腺素注射剂时要加抗氧化剂、遮光密封置阴凉处存放。下列有关肾上腺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65引用:4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
18.用纳米Fe/Ni复合材料能去除污染水体的
,Ni不参与反应。离子在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吸附后发生反应,活性位点被其他附着物占据会导致速率减慢(NO-3无法占据活性位点)。反应过程如图所示:NH+4
(1)酸性环境中,纳米Fe/Ni去除分两步,将步骤ii补充完整:NO-3
Ⅰ.+Fe+2H+═NO-3+Fe2++H2ONO-2
Ⅱ.
(2)初始pH=2.0的废液反应15min后,出现大量白色絮状物,过滤后很快变成红褐色,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整个变化过程的原因
(3)水体初始pH会影响反应速率,不同pH的硝酸盐溶液与纳米Fe/Ni反应时,溶液中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注:c0(c(NO-3)c(NO-3))为初始时NO-3的浓度。)NO-3
①为达到最高去除率,应调水体的初始pH=
②t<15min,pH=2.0的溶液反应速率最快,t>15min,其反应速率迅速降低,原因分别是
(4)总氮量指溶液中自由移动的所有含氮微粒浓度之和,纳米Fe/Ni处理某浓度硝酸盐溶液时,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40min时总氮量较初始时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5)利用电解无害化处理水体中的,最终生成N2逸出。其装置及转化图如图所示:NO-3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生成N2的离子方程式为组卷:130引用:3难度:0.9 -
19.某小组同学用银氨溶液制备银镜,并探究反应后银镜的处理方法。
Ⅰ.银镜的制备
(1)配制银氨溶液时,随着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先产生棕黄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a.AgNO3+NH3⋅H2O═AgOH↓+NH4NO3
b.AgOH+2NH3⋅H2O反应
c.2AgOH(白色沉淀)═Ag2O(棕黑色沉淀)+H2O
d.
(2)写出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该小组探究银镜反应的最佳条件,部分实验数据如表:实验序号 银氨溶液/mL 乙酫/滴 水浴温度/℃ 出现银镜时间/min 1 1 3 65 5 2 1 5 65 t 3 1 3 50 6 4 1 a 50 0.5
②推测实验2中的t
③a为3滴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对比实验3和4,可以得出
Ⅱ.银镜的处理
(4)取一支附有银镜的试管,加入2mL稀硝酸,银镜较快溶解,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在两支含等量银镜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mL1mol⋅L-1FeCl3和Fe(NO3)3溶液,充分振荡,两支试管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解,前者银镜溶解的量明显多于后者,且前者有灰色沉淀生成。结合化学用语解释FeCl3比Fe(NO3)3溶液溶解银镜效果好的原因
(6)取一支含银镜的试管,加入5mL10%H2O2溶液,振荡,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银镜在气泡的影响下呈颗粒状逐渐脱离试管内壁,并沉积在试管底部。结合实验现象,小组同学认为Ag催化H2O2分解,该过程分为两步:
ⅰ.2Ag+H2O2═Ag2O+H2O
ⅱ.
进一步实验证实了该过程。
(7)反思:根据上述实验,清洗银镜首选试剂是H2O2溶液,选择的依据是组卷:15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