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2022年同步练习卷(15)

发布:2024/10/27 8:30:2

一、选择题组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港珠澳大桥主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每座主桥均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青州航道桥塔顶结型撑_____吸收了“中国结”文化元素,将最初的直角、直线造型曲线化,使桥塔显得纤巧精致,(  )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主塔塔冠造型取自“白海豚”元素,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海豚保护区的海洋文化相契合。_____东西人工岛汲取“蚝贝”元素,寓意珠海横琴岛盛产蚝贝,展示了珠海繁荣的经济。大桥水上和水下部分的高差近100米,既有横向曲线又有纵向高低,整体如一条丝带一样轻盈灵动,把多个节点串起来,寓意“珠联璧合”。放眼全世界,在规模、技术、工艺等各方面能与之媲美的大桥______。
    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该桥_____,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更代表了中国桥梁的先进水平。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桥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匠心独运 钟灵毓秀 屈指可数 石破天惊
    B.独树一帜 美轮美奂 风毛麟角 石破天惊
    C.独树一帜 钟灵毓秀 凤毛麟角 举世瞩目
    D.匠心独运 美轮美奂 屈指可数 举世瞩目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
     

    A.九州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元素,与江海直达船航道塔身形成序列化造型效果,寓意“扬帆起航”,具有强烈的地标韵味
    B.九州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元素,寓意“扬帆起航”,与江海直达船航道塔身形成序列化造型效果,具有强烈的地标韵味
    C.九州航道桥主塔与江海直达船航道塔身形成序列化造型效果,具有强烈的地标韵味,其造型取自“风帆”元素,寓意“扬帆起航
    D.九州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元素,与江海直达船航道塔身形成序列化造型效果,具有强烈的地标韵味,寓意“扬帆起航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港珠澳大桥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的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B.港珠澳大桥不仅体现了中国国家综合国力,更代表了中国桥梁的先进水平
    C.不仅港珠澳大桥代表了中国桥梁的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D.不仅港珠澳大桥体现了中国国家综合国力,更代表了中国桥梁的先进水平

    组卷:5引用:9难度:0.6

二、语言表达

  • 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近日,“时代楷模”钟扬同志先进事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师、青年学子中引起强烈反响,网上也掀起学习钟扬热潮。据统计,截至4月1日,《人民日报》微博、微信、客户端关于钟扬报道的阅读量已达2837万、点赞9.4万个、留言7441条(若加上秒拍、腾讯等渠道,合计阅读量达4500万)。
          大家表示,钟扬同志先进事迹感人至深,我们要以钟扬同志为榜样,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刻苦钻研、勤奋工作,立德树人、爱国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牢实现中国梦的初心和梦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组卷:12引用:7难度:0.9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
    陈芳  董瑞丰  刘宏宇
          “天眼”之父南仁东,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调试期的“天眼”已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      看似一口“大锅”,“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1993年的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72岁的“天眼”工程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      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
          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砂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南仁东总是这样说。
    “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
          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      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
          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
          “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学生甘恒谦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
          他一心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天眼”的英文名字FAST,正是“快”的意思。
          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广袤无垠的太空。”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对人类有效接收外太空讯息的干扰越来越大,南仁东响应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的建议,提出“天眼”项目研发主张。
    B.与美国“凤凰”相比,“天眼”巡天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可接收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而“天眼”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
    C.“天眼”结构庞大,精密度高,项目工序繁杂,在选址、论证、立项、建设过程中,南仁东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亲自把关,以避免出现任何瑕疵。
    D.文章围绕“时代楷模”这一主题,依托“天眼”项目的研发展开叙述,旨在突显南仁东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勇攀高峰。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部分通过阐述“天眼”对于天文学研究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表达对南仁东勇于献身科学的无比崇敬之情。
    B.“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是南仁东追求理想的真实写照,诗化的语言为充满艰辛的科学研究赋予了浪漫和温情。
    C.文中多处引用南仁东的原话和他人的评价,既有利于刻画南仁东朴实而伟大的形象,又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D.文章按“天眼”的研发建设过程划分写作版块,依次串联起三个小标题,内容上构成递进关系,使文章一步步走向深入。
    (3)南仁东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组卷:33引用:2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