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9 7:0:1

一、积累与运用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4引用:6难度:0.9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9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21引用:9难度:0.9

三、阅读

  • 11.阅读。
    君子知“怕”游宇明ㅤㅤ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没在家的时候,他从不让洗衣机、电饭煲等工作,也不给手机充电,怕引发电气火灾;晚上睡觉一定要关掉煤气,怕煤气发生泄漏;出远门,则会锁好家里全部的门窗,怕小偷进门;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怕出现交通意外;与异性交往,玩笑倒是开过,但带色的绝对没有,在他看来,开玩笑惹人翻脸是最没面子的事。
    ㅤㅤ②后来,朋友做到了一个地级市的国土局长,也还是秉承了“怕”的风格:该办的手续他会嘱咐下属及时办理,他担心当事人多跑路;不该批的条子,他坚决顶着,他害怕被上级部门点名批评,更害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ㅤㅤ③对朋友的“怕”,坊间议论不一,有人说他老实、可靠、守规矩,是个好人;有人说他迂腐、呆板,是个傻蛋。我倒是非常赞赏他。我觉得,朋友的为人处世始终贯串着一个概念:敬畏。
    ㅤㅤ④人应该知“怕”。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老天赐予的命运;大人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自然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种种看法。孔圣人主张应该畏(怕)的那些东西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讨论,但他主张人要知所敬畏,则是对的。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事物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会被人指脊梁骨的事绝对不能做;二是应该“怕”规则,就是要敬重社会基本的规章制度与法律,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一个人生存于世,干什么都只凭个人性情,一点也不知“怕”,不仅很难赢得他人的正面评价,甚至可能会葬送自己的一生。
    ㅤㅤ⑤一个人要学会知“怕”,一个国家、民族也是如此。许多民族、国家都出现过苦难、挫折,这些苦难、挫折曾经使那里的人们深受其害,也极大地打断了这些民族、国家的文明进程。有的社会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挫折毫不上心;有的社会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产量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柏林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性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像在提醒人们历史并未走远。不远处的利菲河上,停泊着“邓布鲁蒂号”帆船,原船1845年建造于魁北克,大饥荒时曾运送大量饥民到新大陆。2001年由肯尼迪基金会出资,按照19世纪的原貌复制了该船,大部分时间停留在港内,供游人参观。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还设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爱尔兰的史学家与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奔涌。生活是公正的,不知“怕”的社会,经常有各种恐怖的非常事件出现;而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那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则一次次远离它们。
    ㅤㅤ⑥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君子;一个国家、民族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设计各种社会规则,使之成为全体公民的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1)概括文章①、②两段的主要内容。
    (2)第④段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阐释一个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⑤段是从什么层面上来说的?意在阐述一个什么道理?
    (4)下列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①至③段列举朋友的例子,意在提出“人该不该知‘怕’”的论题。
    B.作者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人也应该有所“怕”——一“怕”道德,二“怕”规则,这和孔子所主张的“三畏”是一致的。
    C.第⑥段在结构上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论点的作用。
    D.文章主要论述的观点是“一个人要学会知‘怕’,一个国家、民族也是如此”。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

  • 12.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600字。

    组卷:181引用:10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