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5/10/30 2:0:2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如图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的水循环环节是(  )

    组卷:5引用:0难度:0.6
  • 2.如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14~15题。
    图中洋流(  )

    组卷:1引用:0难度:0.6
  • 3.如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1-3题。

    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晚霞照映船舷。此时北京可能(  )

    组卷:1引用:0难度:0.7
  • 4.如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在甲、乙、丙、丁各打一口深井,最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8
  • 5.2018年8月,国外某大学科研团队在月球永久阴影区中发现多处含有水冰的区域(如图),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在月球发现水冰存在的直接证据。据此完成1~2题。
    从天体类型看,月球属于(  )

    组卷:2引用:0难度:0.8
  • 6.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过去,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据此完成9~11题.

    湖区东岸N地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5
  • 7.浮石是一种可以漂浮在水上的岩石,因内部有很多孔隙,比重很小,其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汤加岛附近海域常漂浮有直径1-20cm大小不等的浮石块,它们聚集在一起会形成“浮岛”。2019年“浮岛”较往年以更快的速度飘到了大堡礁,专家称浮石的到来有助于大堡礁国家公园的生态恢复。如图为大洋洲局部示意图及浮石照片,读图完成11~13题。

    浮石的形成机理,最可能是(  )

    组卷:9引用:0难度:0.7
  • 8.《航拍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图1为纪录片中的雁荡山云海景观。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0~21题。

    直接影响雁荡山近地面气温高低的箭头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7
  • 9.当图中澳大利亚大陆受低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阴影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炎热干燥
    ②阴影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③中国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
    ④欧美各国此时正施行夏时制

    组卷:90引用:1难度:0.5
  • 10.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里海,如图为伏尔加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伏尔加河能够体现出的水循环地理意义是(  )

    组卷:4引用:0难度:0.7
  • 11.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6~17题。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5
  • 12.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甲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6
  • 13.读某地5月5日前后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完成11~13题。

    图中该地的这次降水过程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6
  • 14.人们通常把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作为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指标,从而绘出我国夏季气候舒适度分布示意图(如图)。据此完成13~14题。
    我国夏季的气候舒适地区多分布在(  )

    组卷:0引用:0难度:0.5
  • 15.地处美国某山脉的马尾瀑布是一条季节性瀑布(如图),隐蔽于群山之间,夏季几乎断流。每年2月中下旬,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岩浆沿着高崖倾泻而下,因此被称为“火瀑布”。这一奇景在其他日期难以看到。据此回答56~58题。
    马尾瀑布面朝(  )

    组卷:0引用:0难度:0.7
  •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17.平潭岛是中国海岸风沙地貌对台风响应研究的理想区域,其中海岸沙席在平潭岛南部山岐宫最为典型。图a示意平潭岛海岸沙席观测样区位置,该观测样区海岸沙席高程向陆逐渐升高,图b示意2014年9月8日台风“麦德姆”登陆后山岐宫海岸沙席3条观测样线高程变化趋势。据此完成7~9题

    有关台风“麦德姆”登陆后的风力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0难度:0.5
  • 18.如图为广西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修建的梯田景观图,种植水稻能充分利用当地的(  )

    组卷:2引用:1难度:0.6
  • 19.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7~8题。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国道》),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7
  • 20.1859年9月1日,英国天文爱好者卡林顿观测到日面上出现两道极其明亮的白光,其亮度迅速增加,远远超过光球背景,明亮的白光仅维持几分钟就很快消失了,这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该现象。完成下面6~7题。
    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7
  • 21.某半干旱地区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不同厚度的积雪融化后对牧草生长量的影响,选了一块试验地.根据积雪厚度来设计,在该试验地设计了同面积的两种样地和一个对照样地.样地A:积雪厚度30cm;样地B:积雪厚度10cm,对照样地:无积雪区(通过人工处理).下面为一段时期的实验结果对比图(图).据此完成7~9题.

    根据试验可以得出(  )

    组卷:2引用:0难度:0.5
  • 22.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7~9小题。

    “本以正身,改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  )作用增强。

    组卷:2引用:0难度:0.8
  • 23.下列四幅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

    组卷:107引用:5难度:0.1
  • 2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5.据如图“北半球某外流河上游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图”,判断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可能是(  )

    组卷:94引用:1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如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在河口形成巨大的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
    (2)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湄公河三角洲形成过程。

    组卷:8引用:6难度:0.8
  •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分水岭盆地位于美国怀俄明州中南部,平均海拔2100米。盆地内年平均降水量120~300毫米,浅水湖面年平均蒸发量大于750毫米。因地质历史时期的造山运动形成盆地,盆地内发育河流R(现为时令河),向东注入北普特拉河。地壳运动使R河出口处的海拔逐步升高至1990米,大分水岭盆地出口被封闭,由外流盆地演变为内流盆地并一直保持封闭状态(河流无法外泄)。近万年以来,大分水岭盆地内沙丘广泛发育,盆地底部地表物质中的盐类含量逐渐增加。如图为大分水岭盆地及周边地形。

    (1)说出R河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其演化为内流河的内外力作用过程。
    (2)分析盆地内沙丘广泛发育的原因。
    (3)简述大分水岭盆地封闭以来地表物质中盐类物质富集的过程。

    组卷:6引用:1难度:0.3
  •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2016年9月13日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预计今年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台湾东南沿海,预计14日前后擦过台湾南部,然后趋向闽粤沿海,并可能于15日白天在我国福建沿海一带登陆。
    材料二,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
    (1)超强台风“莫兰蒂”对应的天气系统与图中的
     
    是同一类型。
    (2)预计在9月14日前后,台湾省南部的风向应主要是
     

    (3)分析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并简述其原因
    (4)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组卷:3引用:1难度:0.1
  •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比亚地处南美洲,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人口分布集中度高,部分地区的人口和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冲突。甲河是哥伦比亚的第一长河,入海口东侧的哥伦布峰海拔5800米,坡度北缓南陡,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如图为哥伦比亚等高线示意图。

    (1)简述哥伦比亚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条件。
    (2)指出哥伦比亚人口和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冲突的地区并分析原因。
    (3)推测甲河入海口哥伦布峰雪线南北坡的高度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组卷:6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5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