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9.5 电阻》2018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28引用:5难度:0.7 -
2.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导线的数量及连接可改变),演示板上的金属丝长短粗细都相同,A、B和C都是镍铬丝,D是铜丝、E是铁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54引用:5难度:0.7 -
3.由欧姆定律公式I=
变形得R=UR,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UI组卷:441引用:253难度:0.9 -
4.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明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下面实验探究活动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 )
组卷:726引用:110难度:0.9 -
5.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49引用:144难度:0.9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30引用:6难度:0.9
四、实验探究题
-
18.小芳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导体的材料 B.导体的长度 C.导体的横截面积
为验证上述猜想,小芳用图甲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①、②、③是镍铬合金丝,④是锰铜丝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B,应选用编号为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①、③两金属丝接入图中M、N两点间,电流表的示数不同,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有关
(4)小芳同学想进一步测出②的电阻大小,把②接在M、N的同时并联上电压表测出其两端的电压为1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读数为A,则②的电阻为Ω组卷:1314引用:50难度:0.5
五、综合题
-
19.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末林-昂内斯(Heike Kam erlingh-Onnes)用液氦冷却汞,当温度下降到4.2K(零下268.95℃)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有些材料的电阻变为零,这即为超导现象。1933年,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完全抗磁性,也称迈斯纳效应。完全抗磁性是指磁场中的金属处于超导状态时,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现象。迈斯纳效应使人们可以用此原理制造超导列车和超导船,由于这些交通工具将在悬浮无摩擦状态下运行,这将大大提高它们的速度和安静性,并有效减少机械磨损。另外利用超导悬浮还可制造无磨损轴承,将轴承转速提高到每分钟10万转以上。发生超导现象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2014年12月,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锂铁氢氧铁硒化合物,其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零下233.15摄氏度)以上,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水热法发现铁硒类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堪称铁基超导研究的重大进展,为相关体系新超导体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为探索铁基高温超导的内在物理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体系。
根据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有些材料的
(2)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
(3)若常温下超导体研制成功,则超导体适合做
A.电炉丝 B.输电线 C.滑动变阻器的线圈 D.电动机线圈。组卷:44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