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湘教新版必修1《5.2 土壤的形成》2020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面为两个中国小朋友的通话内容:
    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
    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
    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2.读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2~3题。

    甲地与乙地的土壤相比较(  )

    组卷:6引用:0难度:0.60
  • 3.读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9~10题。
    注: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关于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0难度:0.80

一、选择题.

  • 14.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气候下(湿 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2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 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14.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气候下(湿 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2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 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80

二、解答题。

  • 15.如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自然地理圈层互相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中①属于
     
    圈,②属于
     
    圈,③属于
     
    圈,④属于
     
    圈,⑤属于
     
    圈。
    (2)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
     
    的一面“镜子”。例如,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过度开垦,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也是造成
     
    地区洪涝、风沙等灾害的重要原因。
    (3)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以改变地表
     
    最为突出。人类活动既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也可能引起土壤退化,如出现
     
     
     
    等。

    组卷:23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