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8课 茶馆(节选)》2021年同步练习卷(10)
发布:2024/10/31 6:30:2
一、基础过关练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是北方的寒冷引得雪花翩跹起舞,还是姿态袅娜的雪的降临 ① ?反正在北方,寒冷与雪花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总是结伴而来,形影不离。尤其在北方之北方,也就是我的故乡北极村——那个夏至时可以看到白夜的地方,每年的九月底就进入冬季了,雪花会与还没有享受够暖阳的我们不期而遇。初始的雪似乎还不大敢肯定这就是它们的落脚之地,② ,有点小心翼翼的味道。一旦它们发现这片寒冷的土地使它们毫发无损,且能保持其明艳的肤色时,它们就一改矜持的姿态,沸沸扬扬地腾空而下,把大地染得一片洁白,一片苍茫。雪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时的北方大地寸草不生,看不到一丝绿色,所有的植物都成了寒冬的战利品,被彻底地俘虏了,无声无息。我童年记忆中的北方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新鲜的绿色蔬菜的。不似现在,运输的畅通和市场经济的发达,使人们在数九寒天也能吃到来自南国的蔬菜。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夸张、对比
B.反问、比喻、对比
C.反问、夸张、对偶
D.拟人、比喻、对偶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这时的北方大地一根草也不长,所有的植物都悄悄地被冻坏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组卷:5引用:2难度:0.5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茶馆对男子而言,是一个可以敞开心胸、无 的地方。他们或 闲谈叙旧,摆龙门阵,或搓麻将,打长牌,消磨时日。如果热了,他们就解开衣衫,赤膊上阵;如需理发,亦不忌讳头发会落在自己或他人的茶碗里, 呼来剃头匠便是;想擦皮鞋时,一 脚,便有机灵的人前来效劳。组卷:10引用:5难度:0.7
-
3.挽联是哀悼逝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慰勉,有其针对性。请参考示例写一组挽联,送给下列逝者中的一位,以寄托哀思。
(示例)逝者:金庸
(1)上联:书作连城诀,采三千年文史风流,到此终成正果
下联:人为侠客行,偕十五部英雄儿女,于今相忘江湖
(2)上联:一代宗师,笑傲江湖情永在
下联:百年剑客,神雕侠侣意长存
逝者:霍金 李敖 单田芳 斯坦•李 老舍 李咏组卷:2引用:2难度:0.7
四、微写作。
-
9.学校即将举办戏剧节,演出《雷雨》《哈姆莱特》《茶馆》等剧目。请你为演出节目单撰写一段角色介绍,要求写明剧目与角色名称,突出角色的形象特点。
组卷:2引用:2难度:0.6
三、三年模拟练
-
10.(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小说是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的艺术。戏剧与小说有着不同的艺术规定性和基本风貌。
小说故事的时间、地点的变更完全没有限制,于是情节可以有大的容量;而戏剧是将事件的发生直接呈现在舞台上,作家对故事情节的支配必须受到舞台演出的限制,追求情节单纯集中,不枝不蔓。西方经典戏剧理论“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必须只有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小说的媒介是语言,以叙述为主,诉诸读者的智力和想象;而戏剧的媒介则是演员的肢体和言语,以直观展示为主,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演员不能像小说那样插入作者的叙述、描写、观感、议论。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的提示。”叙述与展示的不同带来的另一个区别是:小说倾向于表现过去时,而戏剧则表现现在进行时。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说:“任何叙述形式都趋向过去已发生而现在结束了的事件,那么戏剧的具体性正是发生在永恒的现在时态中,不是彼时彼地,而是此时此地。”所以,戏剧中表现过去发生的事件往往比较棘手,以前多靠人物的叙述回顾。
小说的故事是提供给私人阅读的,阅读的方式可以完全自由,情也可以随意调节,但是观众走进剧场看一出戏的情形则不同,它是一种集体欣赏。戏剧的故事必须一开始就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且要维持这个兴趣到戏剧的终结。如果观众感觉乏味,难免随时离场,这会影响戏剧演出的效果。情绪效果的限制要求戏剧故事必须加快情节发展的节奏,且保持情节的张力和变化,这就需要戏剧中有冲突、悬念、突转和发现。英国威廉?阿契尔在其《剧作法》中说:“我们可以称戏剧是一种激变的艺术,就像小说是一种渐变的艺术一样,正是这种发展进程的缓慢性,使一部典型的小说有别于一个典型的剧本。”
戏剧与小说各有其基本艺术特质与形态,但两者并非“老死不相往来”。契诃夫的剧本《海鸥》背离了当时普遍接受的“戏剧法则”,追求戏剧事件的生活化和剧本的内在抒情性。虽遭指责,但这种崭新艺术促发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舞台导表演体系的变革。众多小说家融入了戏剧的“动作”、“冲突”、“悬念”等技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创作出了众多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陈军《论戏剧与小说的文体区别及沟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有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西方经典戏剧理论“三一律”对此作出严格规定。
B.与戏剧借助演员肢体、言语的直观展示相比较,小说借助语言的叙述更加自由。
C.戏剧为了持续引发观众的兴趣,在一开始时就必须有冲突、悬念、突转和发现。
D.契诃夫的剧本《海鸥》遭到指责是因为作品挑战了当时根深蒂固的“戏剧法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用以突出戏剧与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的基本差异。
B.文章从时空限制、媒介形式、情节节奏三个维度分析了小说与戏剧的不同形态。
C.文章运用了引证的论证手法,名人的这些精辟论述为作者的观点增加了权威性。
D.文章以艺术总是交融发展为前提,举例论证了小说与戏剧互动学习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作家跟小说家相比,进行剧本创作时不能天马行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B.小说表现的是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而戏剧则表现的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
C.小说的私人阅读方式和阅读时情绪的可调性决定了小说的情节发展进程的缓慢性。
D.戏剧的“小说化”,小说的“戏剧化”不失为推动戏剧与小说向前发展的好思路。组卷:28引用:1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