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5 物体的颜色》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7/12 8:0:9
一、选择题
-
1.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54引用:4难度:0.6 -
2.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82引用:4难度:0.8 -
3.这张试卷是白纸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这些字主要原因是( )
组卷:186引用:37难度:0.9 -
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组卷:1732引用:43难度:0.9 -
5.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组卷:431引用:23难度:0.9
四、实验探究题
-
15.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干湿泡温度计(绝对温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物质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oC 0 -39 -117 -114 沸点/oC 100 357 78 35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丙图表格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百叶箱中若选用液体温度计,根据表中数据,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乙醚/酒精/水银/水)温度计;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与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我国各个地区温度范围:-52.3℃~49.6℃)。
(4)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如图丁其中一个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浸入蒸馏水中,称为湿泡温度计。如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为23℃,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3℃,原因是 。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 (选填“大”或“小”)。组卷:389引用:4难度:0.7
五、综合能力题
-
16.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光纤的奥秘光纤电缆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光纤电缆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信号。光可以从弯曲的玻璃光纤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而不会“溜”出玻璃纤维,这是为什么呢?
如图甲所示,以某种玻璃为例,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平面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平面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入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41.8°,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并非光线在任何界面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在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时才能发生。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导纤维在结构上有内芯和包层两种不同的透明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包层处,会发生全
反射现象,从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这样光就只能在玻璃中传播,而不会“溜”出玻璃光纤,如图丁所示。
(1)图甲中,光线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折射角。
(2)图乙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 。
A.折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B.折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C.折射光线逐渐增强,反射光线逐渐减弱
D.折射光线逐渐减弱,反射光线逐渐增强
(3)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增大入射角 (填“有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4)光线从光导纤维的包层斜射向内芯时 。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能会发生全反射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能会发生全反射
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可能会发生全反射
D.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可能会发生全反射
(5)如图戊所示,三棱镜由图甲中玻璃制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请在图戊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组卷:5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