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仓山区校级期中)班级计划围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召开“铭记历史,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请你参与策划。
【材料一】
深受战火之苦的人们,更知和平的珍贵。回望80年前,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以顽强意志和英勇斗争,击退了侵略者、打败了法西斯主义。这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
穿过历史的烟云、战争的硝烟,我们可以掷地有声地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今日的和平,是中国人民昔日用铁与血换来的。越是如此,我们越是深知“毫不动摇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多么的重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遭受列强的侵略、凌辱、掠夺达百年以上,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到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我们以史为鉴,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纪念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应该看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又需要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全世界而言,和平的中国、发展的中国,恰是全球和平力量、发展力量的基本盘,恰能更好增益世界的稳定性。
更重要的是,和平的愿景、和平的行动,熔铸于中华“和”文化。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中深深烙印着“和合共生”“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等理念。发展至今,中国也始终秉持“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强加于人”的追求。正是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国不仅赢得世界赞誉,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
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80年后,我们依旧坚信;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
未来在哪里?就在力促和平与发展的行动上——中国高铁助力印尼群众加速奔向美好生活,杂交水稻让马达加斯加稻农洋溢着幸福笑容、太阳能灯照亮圭亚那的村庄夜晚;就在把倡议变现实的智慧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展现了中国济世为民的情怀与担当。
从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从理念到共识再到行动,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的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只有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大家一起做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和平才有希望。
(节选自《珍爱和平,维护和平》)【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重要新型装备一览| 序号 | 类型 | 名称 | 特点 |
| 1 | 陆军 | 100坦克 | 我国新一代陆战装备,配备主动防御系统与人工智能火控,为陆军未来战场核心力量。 |
| 2 | 海军 | 歼—35 | 我国新一代隐身舰载机,具备高机动性与强大作战半径,是维护海权、夺取制空权的关键装备。 |
| 3 | 空军 | 歼—20S | 我国首款双座隐身战斗机,兼具空中指挥与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是捍卫国家空天安全的战略利器。 |
| 4 | 火箭军 | 东风—5C | 我国战略核威慑力量的核心,具备全球覆盖的洲际打击能力,是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的终极盾牌。 |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材料四】
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杨靖宇,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游击战争14年。1940年牺牲前,他率部100余天内与日伪军激战47次,最后孤身弹尽粮绝。日军解剖其遗体时,发现胃中仅有树皮、棉絮和草根,用生命诠释“中国人是不可征服的”。
东北抗日联军杰出指挥员赵一曼,1936年被俘后遭酷刑仍坚贞不屈。赴刑场途中给儿子写遗书:“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长大成人后,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牺牲的!”年仅31岁英勇就义,践行“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誓言。
福建惠安籍抗战将领郭志雄,1941年福州保卫战时率部驻守闽江口要地。面对日军海陆空协同进攻,他身先士卒在前沿指挥阻击,身中数弹仍坚持督战,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4岁,以热血践行“守土有责,寸土不让”的誓言,彰显闽籍将士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
(1)以下小语同学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D
A.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
B.展示新型武器装备,能直观体现我国国防力量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实力。
C.纪念活动标识设计元素,蕴含铭记历史记忆与珍爱和平生活的深刻寓意。
D.三位抗日英雄的不朽事迹,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他们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2)围绕材料一划线句“未来在哪里?就在力促和平与发展的行动上”,小文同学搜集了以下论据,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B
A.社区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升居民自救能力,共同建设平安和谐社区。
B.中国医疗队长期援助非洲,抗击疾病培训医护,以实际行动守护生命健康。
C.学校广泛开展国防教育,举办军事训练活动,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D.博物馆展出抗战历史文物,讲述英雄事迹,向社会公众传递革命精神。
(3)小意同学梳理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首先,通过回顾历史,提出“①
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
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
”的中心论点;接着,从历史教训、②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③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三个层面,层层深入地论证“为什么”要坚持和平发展;最后,通过列举中国高铁助力印尼等实例,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阐明了中国④
力促和平与发展
力促和平与发展
的具体行动和美好前景。
(4)材料四的抗日英雄,让小强同学想起了以下文段。综合材料一和材料四,谈谈这种“脊梁”精神在革命年代与和平年代的价值。
【链接材料】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5)仿照示例,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中选取一个元素,分析其寓意。
示例:标识下方是橄榄枝,象征着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胜利赢得和平,寓意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6)请围绕班会主题,结合以上材料,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构思新颖、内容充实、富有教育意义的环节,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
| 环节名称 | 具体内容 | 设计意图 |
| “抗战家书”情景朗诵会 | 选取赵一曼等英雄的家书,进行情景朗诵。 | 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英雄的家国情怀与坚定信仰,传承红色基因。 |
| ① “和平力量”中外对话会 “和平力量”中外对话会 | ② 分组展示中国援外项目与抗战历史,对比“战争的破坏”与“和平的增益”,模拟中外青年对话“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分组展示中国援外项目与抗战历史,对比“战争的破坏”与“和平的增益”,模拟中外青年对话“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 ③ 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培养全球视野与责任意识。 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培养全球视野与责任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