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搜索 > 初中语文
科目:
10000条信息
  • (2025秋•仓山区校级期中)下面是文学社成员拟写的解说词,请你解决其中的问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近期热播剧《沉默的荣耀》中,吴石以潜伏者身份直面特务监视、叛徒出卖等危机,始终①kè(  )守情报工作使命,于绝境中②jí(  )取智慧与勇气,用生命诠释了“自强”的深层内涵。回③sù(  )历史,从先贤“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执着,到仁人志士“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刚毅,这种自强的信念早已深入民族骨髓,成为______的精神基因。今日青年更当承袭这份精神,让我们以坚守为笔,以担当为墨,在时代洪流中书写华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kè

    ②jí

    sù

    (2)结合语境和释义,写出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
          【释义】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3)仿照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语意连贯的话。
          让我们以坚守为笔,以担当为墨,在时代洪流中书写青春华章!
          让我们
    以实干为锄
    以实干为锄
    以信仰为种
    以信仰为种
    在时代建设的田野上播撒激情
    在时代建设的田野上播撒激情
  • (2025秋•仓山区校级期中)班级计划围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召开“铭记历史,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请你参与策划。
    【材料一】
          深受战火之苦的人们,更知和平的珍贵。回望80年前,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以顽强意志和英勇斗争,击退了侵略者、打败了法西斯主义。这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
          穿过历史的烟云、战争的硝烟,我们可以掷地有声地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今日的和平,是中国人民昔日用铁与血换来的。越是如此,我们越是深知“毫不动摇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多么的重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遭受列强的侵略、凌辱、掠夺达百年以上,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到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我们以史为鉴,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纪念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应该看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又需要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全世界而言,和平的中国、发展的中国,恰是全球和平力量、发展力量的基本盘,恰能更好增益世界的稳定性。
          更重要的是,和平的愿景、和平的行动,熔铸于中华“和”文化。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中深深烙印着“和合共生”“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等理念。发展至今,中国也始终秉持“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强加于人”的追求。正是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国不仅赢得世界赞誉,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
          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80年后,我们依旧坚信;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未来在哪里?就在力促和平与发展的行动上——中国高铁助力印尼群众加速奔向美好生活,杂交水稻让马达加斯加稻农洋溢着幸福笑容、太阳能灯照亮圭亚那的村庄夜晚;就在把倡议变现实的智慧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展现了中国济世为民的情怀与担当。
          从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从理念到共识再到行动,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的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只有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大家一起做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和平才有希望。
    (节选自《珍爱和平,维护和平》)【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重要新型装备一览
    序号类型名称特点
    1陆军100坦克我国新一代陆战装备,配备主动防御系统与人工智能火控,为陆军未来战场核心力量。
    2海军歼—35我国新一代隐身舰载机,具备高机动性与强大作战半径,是维护海权、夺取制空权的关键装备。
    3空军歼—20S我国首款双座隐身战斗机,兼具空中指挥与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是捍卫国家空天安全的战略利器。
    4火箭军东风—5C我国战略核威慑力量的核心,具备全球覆盖的洲际打击能力,是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的终极盾牌。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菁优网
    【材料四】
          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杨靖宇,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游击战争14年。1940年牺牲前,他率部100余天内与日伪军激战47次,最后孤身弹尽粮绝。日军解剖其遗体时,发现胃中仅有树皮、棉絮和草根,用生命诠释“中国人是不可征服的”。
          东北抗日联军杰出指挥员赵一曼,1936年被俘后遭酷刑仍坚贞不屈。赴刑场途中给儿子写遗书:“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长大成人后,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牺牲的!”年仅31岁英勇就义,践行“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誓言。
          福建惠安籍抗战将领郭志雄,1941年福州保卫战时率部驻守闽江口要地。面对日军海陆空协同进攻,他身先士卒在前沿指挥阻击,身中数弹仍坚持督战,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4岁,以热血践行“守土有责,寸土不让”的誓言,彰显闽籍将士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
    (1)以下小语同学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D

    A.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
    B.展示新型武器装备,能直观体现我国国防力量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实力。
    C.纪念活动标识设计元素,蕴含铭记历史记忆与珍爱和平生活的深刻寓意。
    D.三位抗日英雄的不朽事迹,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他们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2)围绕材料一划线句“未来在哪里?就在力促和平与发展的行动上”,小文同学搜集了以下论据,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B

    A.社区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升居民自救能力,共同建设平安和谐社区。
    B.中国医疗队长期援助非洲,抗击疾病培训医护,以实际行动守护生命健康。
    C.学校广泛开展国防教育,举办军事训练活动,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D.博物馆展出抗战历史文物,讲述英雄事迹,向社会公众传递革命精神。
    (3)小意同学梳理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首先,通过回顾历史,提出“①
    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
    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
    ”的中心论点;接着,从历史教训、②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③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三个层面,层层深入地论证“为什么”要坚持和平发展;最后,通过列举中国高铁助力印尼等实例,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阐明了中国④
    力促和平与发展
    力促和平与发展
    的具体行动和美好前景。
    (4)材料四的抗日英雄,让小强同学想起了以下文段。综合材料一和材料四,谈谈这种“脊梁”精神在革命年代与和平年代的价值。
    【链接材料】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5)仿照示例,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中选取一个元素,分析其寓意。
          示例:标识下方是橄榄枝,象征着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胜利赢得和平,寓意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6)请围绕班会主题,结合以上材料,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构思新颖、内容充实、富有教育意义的环节,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
    环节名称具体内容设计意图
    “抗战家书”情景朗诵会选取赵一曼等英雄的家书,进行情景朗诵。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英雄的家国情怀与坚定信仰,传承红色基因。
    “和平力量”中外对话会
    “和平力量”中外对话会
    分组展示中国援外项目与抗战历史,对比“战争的破坏”与“和平的增益”,模拟中外青年对话“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分组展示中国援外项目与抗战历史,对比“战争的破坏”与“和平的增益”,模拟中外青年对话“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培养全球视野与责任意识。
    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培养全球视野与责任意识。
  • (2025秋•石狮市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当雄壮的国歌①______(kēng)锵响起,当威武的方阵队伍浩荡挺进,大国的威仪、硬核的实力,胜利的荣光、历史的回响,在中华大地久久激荡,让亿万华夏儿女(  )、热血豪迈、壮志激昂。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以一场盛大阅兵致敬伟大胜利,宣示中国②______(hàn)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回③______(sù)烽火岁月,在长达14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第一次胜利。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从二战硝烟笼罩迈向和平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选自《激发铭记历史,奋进复兴的磅礴力量》,有删改)(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



    (2)根据下面的提示,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成语。
          《新华成语词典》对该成语的释义: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语序不当,请写出修改意见,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4)中国人民在战火硝烟中坚守,中华民族在苦难磨砺中奋起。艾青和他的诗始终与一个悲壮而动荡的时代共生,与民族土地的忧患和欢欣血肉相连。请结合《艾青诗选》,根据要求写一段作品点评,分享阅读心得。
    要求:①明确诗歌的题目;②结合诗歌具体诗句分析核心意象的内涵;③说明该意象体现的诗人情感;④80字以内。
  • (2025秋•兰州期中)下面是主持人小语写的一段开场白,请根据要求帮助他完善内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朋友是在你迷茫时,变成智慧精灵,飘然临人间,让你____的人;是在你伤心时,化作避风港,为你zhē bì风雨,让你脆弱的慢慢心有落的人;是在你跌倒时,甘当支撑柱,毫不lìn sè伸出援助之手,让你____的人。交一位益友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与之前____。与朋友携手前行,方能遇见____的风景。同学们,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朋友呢?欢迎发表拙见。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zhuó
    zhuó

    zhē bì
    遮蔽
    遮蔽

    lìn sè
    吝啬
    吝啬

    (2)请在横线上填写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B

    ①重整旗鼓
    ②美不胜收
    ③截然不同
    ④恍然大悟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3)上文划线句子不得体,请写出修改意见。
  • (2025秋•商河县期中)请你结合《朝花夕拾》这部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个人成长史。纵观全书,鲁迅有三次离别一次回归:离家、离乡、离国、回国。每一次辗转都是他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结合整本书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并完成填空。
    别之路别之因别之情别之文
    从家到书塾家里人将我送进书塾
    对百草园依恋不舍
    对百草园依恋不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故乡到南京衍太太散播我偷家里东西的谣言S城的失望《琐记》
    从中国到②
    日本
    日本
    医治像父亲似的病人的疾苦学医救民的坚定《父亲的病》
    从日本回祖国讲义事件、电影事件弃医救国的决绝《③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2)阅读《朝花夕拾》之后,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提炼出以下四个关键词。请你任选一个,结合这部书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温情 理性 率真 批判
  • (2025秋•无锡期中)阅读回答问题。
    【甲】始闻秋风(唐)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颇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飕飗:风声。②眄(miàn):斜眼看。
    【乙】鞭贾(唐)柳宗元      市之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
          有富者子,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举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墨而无文,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举之,翻然若挥虚焉。
          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则遬然枯,苍然白,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马相踶,因大击,鞍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其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蜀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夫以空空之内,粪壤之,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节选自《柳河东集》)【注】①贾:价格。②蹇仄:歪斜。③行水:指纹理。④爚(yuè)汤:烧开水。⑤遬(sù)然:形容时间短。⑥栀:用栀子染;蜡:用蜡涂。⑦踶:踢。⑧折其用:使用时折断,指出问题。
    (1)下列对【乙】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B

    A.市之鞭者
    B.市买鞭适宜
    C.之黄者栀也先前
    D.粪土之质地
    (2)乙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下面的答案标号涂黑,涂黑不超过三处。
    视A其首B则C举蹙而不遂D视其握E则蹇仄而F不植。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
    ②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
    (4)【甲】诗首联未直接写秋风,却让读者感受到浓郁的秋意。请分析诗人是如何巧妙地点明秋意的。
    (5)请结合【乙】文内容,概括鞭最终“折而为五六”的原因。
    (6)【甲】诗《乙】文都借助“物”来盲志说理,请各举一例具体分析。
  • (2025秋•九龙坡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斜风细雨绿蓑衣刘峰      ①在旧年乡间,看云识天气,耕者皆有一件蓑衣。
          ②“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蓑衣,成了爷爷野外劳动避雨的标配。斜风细雨的春日,爷爷身披蓑衣,打着赤脚,一手扶犁,一手持鞭,吆喝着一头老水牛游走在水田。沉睡了一冬的泥土,被锃亮的犁铧翻起一道道赭黄的浪。远远望去,漠漠水田,仿佛有一团绿云随着一团乌云在缓缓飘动。绿云,是爷爷;乌云,是水牛。而我,则披着小蓑衣,在一旁捉泥鳅、采野菜、做芦笛。
          ③春耕,引来了河滩的白鹭,它们三三两两飞去,颈子弓成“S”形,一对纤腿朝后并拢,笔直而伸,微微翘起,一如飘逸的汉隶。白鹭们有的立在小山般的牛背上,胆儿大的,甚至憩在爷爷的蓑衣坎肩上,随人与牛慢慢移动。
          ④犁田时,我总是用各种叫声“打扰”爷爷。“爷爷,我捉到了好多泥鳅!”“爷爷,我吹的笛声好不好听?”我清脆两声稚嫩的声音回荡在水田上空。爷爷每每听到,总是会停下耕地的动作,不厌烦地回应我:“孙孙真棒,真能干。小心别摔田里喽。”爷爷背上密密织就的蓑衣,细雨打在其上,沙沙作响,仿佛一条条春蚕美美啃噬桑叶,宛如一缕缕山风轻轻拂过莎草。
          ⑤在雨水的作用下,蓑衣更绿了,那是一种湿漉漉的深绿,清幽幽、油亮亮的表面,映着雨空,映着烟云,映着一闪而过的鹭儿的白影。虽然蓑衣外面湿漉漉,底部还淌着一线线雨珠,然而里面却是干燥的、温暖的、舒爽的。
          ⑥犁毕田,爷爷就将牛儿交付于我,让我给它饮水、吃草。老牛见我来到跟前,温和地将头低下,让我踩在肩上,然后将头轻轻一移,送进了它的背部。待我坐稳后,它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向河滩而去,留下深深浅浅的酒盅似的蹄印,贮满乡间稚子的笛音。
          ⑦到了河滩,我从牛背上溜下来,让牛儿自由活动。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简易钓鱼工具,开始在水边垂钓,爷爷就在河边边洗脚边笑盈盈地看着我。此时雨霁天晴,将蓑衣解下,垫在河滩上,让蓑衣与青草融为一体,我侧坐在蓑衣上,盯着红蜻蜓似的浮标,等鱼儿上钩……
          ⑧晚上,爷爷一边饮着酒,一边给我讲乡村轶事。那些飘散在时光深处的故事,让我听入了迷,忘了脱下蓑衣,最后便睡意朦胧,竟卧着它沉入梦乡。翌日晨起,我意外地发现自己卧在干净柔软的棉被里。那一件小蓑衣,正静静地挂在熹微初露的粉墙上,与爷爷的那一件大蓑衣在一起。
          ⑨至今忆起,因为蓑衣,感觉乡间旧年生活,是那么的率真、洒脱、无邪,俨如一首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⑩后来,故乡开始流行塑料雨衣,蓑衣逐渐退出乡村舞台。尽管如此,爷爷仍坚持戴笠披蓑,他成了故乡最后一个穿蓑衣的人。
          ⑪一人,一牛,一蓑,就这样定格在我的心底。
    (选自《小品文选刊》2024年第7期,有改动)【注】①赭(zhě)黄:土黄色。
    (1)梳理文章内容,补全表格。
    时间爷爷和“我”的相关事件
    斜风细雨的春日
    爷爷披蓑耕田,“我”捉泥鳅、采野菜、做芦笛
    爷爷披蓑耕田,“我”捉泥鳅、采野菜、做芦笛
    犁田时
    “我”向爷爷炫耀,爷爷慈爱回应
    “我”向爷爷炫耀,爷爷慈爱回应
    雨霁天晴后(犁田后)
    雨霁天晴后(犁田后)
    爷爷洗脚,“我”在河滩钓鱼
    晚上
    爷爷给“我”讲故事,“我”披蓑衣入睡
    爷爷给“我”讲故事,“我”披蓑衣入睡
    (2)请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爷爷背上密密织就的蓑衣,细雨打在其上,沙沙作响,仿佛一条条春蚕美美啃噬桑叶,宛如一缕缕山风轻轻拂过莎草。
    ②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那一件小蓑衣,正静静地挂在熹微初露的粉墙上,与爷爷的那一件大蓑衣在一起。
    (3)文章中多次提到“蓑衣”,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4)一人,一牛,一蓑,定格在“我”的心底。联系全文,说说“我”的心底定格的是什么。
  • (2025秋•西丰县期中)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 (2025秋•越秀区校级期中)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025秋•余姚市期中)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4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