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1/22 3:0: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首次以大自然元素为“第一人称”的公益纪录片——《大自然在说话》,以大自然独特的视角,倡导人类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关爱环境。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组卷:43引用:3难度:0.5 -
2.为了引导人们健康饮食,我国营养学家绘制了“平衡膳食宝塔”,结合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4难度:0.6 -
3.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组卷:56引用:16难度:0.5 -
4.血管是输送营养物质和废物的通道。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血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211引用:9难度:0.3 -
5.某患者因失血需输血,医生先后为他输入了少量A型血和B型血,该患者的血型可能是( )
组卷:10引用:5难度:0.6 -
6.如图表示原尿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时某些物质浓度的变化,甲、乙物质分别是( )
组卷:64引用:4难度:0.6 -
7.九年级学长不久前经历了体育中考,为了能够取得好成绩,他们平时努力地训练,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反射中与其他三项种类不同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6 -
8.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充足的睡眠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增加,有助于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9引用:3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4.继1月10号栖霞金矿发生事故导致11人死亡一人失踪之后,招远金矿又于2月17日6时发生火灾。截止17日17时,井下搜救工作结束,该次事故共造成6人遇难,4人成功获救。下面是在救援及救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结合如图分析解答:
(1)遇险矿工的求救声刺激救援人员的[
(2)矿工王某被救出时需要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
(3)被救矿工王某排便、排尿功能正常,说明脊髓的
(4)当医生对王某进行心理疏导谈及矿难情景时,王某表现出恐惧、四肢颤抖和语无伦次等紧张现象,这种反射类型是
(5)当我们的眼睛看见远处有一辆汽车向我们飞驰而来时,这是我们眼球内的[F]的变化是组卷:10引用:1难度:0.4 -
25.2022年3月24日,学术期刊《国际环境》上发表的文章显示,某科研团队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微塑料,这可能意味着人体器官已经受到微塑料的侵害,这再次给人类健康敲响了警钟。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人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①选取体重相近、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小鼠60只,随机平均分成三组,编号甲、乙、丙。
②甲组小鼠每日饲喂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小鼠小肠绒毛状况,并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实验结果如图表所示。组别 小肠绒毛状态 甲 数量多、排列整齐 乙 数量少、排列散乱 丙 基本消失
(1)本实验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饲喂方式应为
(3)与甲组相比,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这影响了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它们的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的体重变化不同,主要原因是
(4)为清除微塑料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
(5)为了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其对生物的危害,请至少列出一条可行性的预防措施或建议:组卷:17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