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三年真题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84
更新:2025年04月27日
|
![]() |
精选试题
中考模拟
高效备考
浏览次数:429
更新:2025年04月23日
|
2881.澳籍女子梁某因违反我国法律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规定,被依法注销居留许可并限期离境。此案例表明( )
①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
②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③违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④我们要对自己行为负责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1引用:2难度:0.7288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我们应该( )
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遇事找身边的人帮忙,拒绝网络交往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2难度:0.72883.2021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增加了“见义勇为者在救人时受到损害,可以得到补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损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条款。这样的规定,有助于( )
①弘扬社会正能量
②依法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③鼓励人们都去见义勇为
④使身处危难之中的人们都能得到及时救助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2难度:0.62884.【推进依法治省你我共同参与】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安徽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红旗中学八年级(2)班同学们在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法律进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为组织法律知识小竞赛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以下两幅漫画:
(1)两幅漫画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这次活动得到了辖区派出所的大力支持,学校准备邀请公安干警为同学们作法治报告。
(2)你觉得给学生作的法治报告最好符合哪些要求?
派出所派出了刘警官给同学们做法治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到这样的信息:
团北京市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就北京市青少年不良行为展开调研。调研报告指出,从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类型看,主要集中在“抽烟喝酒”,“逃学、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及“与社会不良人员联系”4个方面,这些行为往往相伴相生。不良行为与犯罪关系密切,若缺乏有效监管,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3)这段信息对于我们青少年学生有哪些方面的警示?
在法治教育主题班会中,老师列举了校园暴力的一些典型案例,告诉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学校中也不例外。
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的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当遇到此类事件孩子们会怎么做呢?南京秦淮警方走进校园进行了调查。让人意外的是,受访的100名学生中,有25%选择了忍气吞声,还有7%选择伺机报复,以暴制暴。
(4)请运用“善用法律”的相关知识,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0引用:1难度:0.62885.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化自己的角色,但承担的责任不变。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引用:1难度:0.62886.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求我们( )
①心怀爱国之情
②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③放弃个人利益
④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72887.某省公务员席某被境外情报机构收买,利用内部管理存在的漏洞,获取近百份秘密文件和内部材料,并将资料提供给境外间谍分子,从中获得高额情报酬金及其他酬物。他的行为给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极大危害,影响十分恶劣。最终,他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席某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面前,缺乏什么信念?
(2)如何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4引用:1难度:0.12888.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1.6亿人。他们在扶残助弱、社区服务、文化文艺、卫生环保等领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见,志愿者( )
①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服务社会,不言代价与回报
③在奉献中传播社会正能量
④发挥优势,为追逐社会点赞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2难度:0.82889.2021年2月20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网民在新浪微博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调查,于2月19日晚将其抓获。警方已对该名“网友”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这一案例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 )
①加强网络管理,关停非法网站
②学会信息节食,遵守社会规则
③提高辨别能力,拒绝所有诱惑
④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引用:2难度:0.72890.小伟自称“全媒体记者”,多次在网上以舆论监督为名实施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在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小伟因攫取非法利益,严重扰乱网络秩序,被依法批准逮捕。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引用:2难度: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