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人教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人教版(2024)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2024) 教科版 教科版(2024) 沪科版 沪科版(2024) 鲁科五四版 鲁科五四版(2024) 北京课改版 北京课改版(2024) 沪粤版 沪粤版(2024) 苏科版 苏科版(2024) 沪科五四版(2024) 沪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浙教版 华东师大版
年级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更多>>
原创 更新中
精选真题 详解详析 总结方法 举一反三
浏览次数:731 更新:2025年07月15日
已完结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102 更新:2025年07月14日
  • 541.如图,已给出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发布:2024/9/1 0:0:9组卷:144引用:5难度:0.8
  • 542.如图所示,一只蜻蜓(用A点表示)停在水池上方。请在图中标出蜻蜓在水中的像A′。(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发布:2024/9/1 0:0:9组卷:534引用:13难度:0.7
  • 543.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  )

    发布:2024/8/31 19:0:9组卷:1444引用:23难度:0.5
  • 544.如图是凸透镜成像实验,请完成以下内容:
    (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
    高度;
    (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上面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
    (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发布:2024/8/31 19:0:9组卷:51引用:4难度:0.5
  • 545.如图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
    (1)应使红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竖直直线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
    (2)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凸透镜,透过它应该能看到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箭头,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红色箭头时看到的是
    像(选填“实”或“虚”)。
    (3)若要使看到的像更大,应该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水滴与箭头的距离,并调整凸透镜的位置。

    发布:2024/8/31 18:0:8组卷:545引用:5难度:0.8
  • 546.李明有一支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但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3℃。
    (1)这支温度计1格表示的温度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当它指示温度是1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3)当它实际气温是45℃时,指示温度是多少?

    发布:2024/8/31 17:0:8组卷:220引用:4难度:0.6
  • 547.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然后冷却,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发布:2024/8/31 15:0:9组卷:31引用:4难度:0.9
  • 54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如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
    (厘米3
    质量
    (克)
    质量/体积
    (克/厘米3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4 10 8 0.80
    5 20 16 0.80
    6 30 24 0.80
    ①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②分析表中实验次数
    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③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知
    密度大。

    发布:2024/8/31 14:0:8组卷:7引用:3难度:0.5
  • 549.“五一”联欢会期间,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了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发布:2024/8/31 6:0:10组卷:76引用:36难度:0.9
  • 550.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说明了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可以推理得出:

    发布:2024/8/31 5:0:8组卷:195引用:6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