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92
更新:2025年04月25日
|
![]() |
高考复习
压轴专练
高分秘籍
冲刺必备
浏览次数:188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
221.《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8引用:2难度:0.7222.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瓶颈”。如何合理开发水资源、开源节流成为国际重点问题。我国某学校开展了一次“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的开源思路征集活动,小明同学提供了一套简便的方法。如图为该方法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方法主要利用了水的
(2)若把水桶看成陆地,该方法则类似于
(3)该方法获得淡水的过程中,未能体现出人类利用和施加影响最大的哪个水循环环节?试举例说明该环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利用的方式。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6引用:1难度:0.222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电磁波接收装置,用来捕获来自“地外文明”的电磁波……
材料二 设想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约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
(1)如果宇宙探测器上要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认为该如何描述?
(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观地说:“我们不用给X星球上的居民发信号了。”他为什么这样说?(提示:信号用电磁波传递,速度为光速即30万千米每秒)
(3)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该星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6引用:5难度:0.7224.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3引用:2难度:0.52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学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层面。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它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始终保持着物质和能量联系;第二,它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第三,它在不断地变化着。
(1)依据图甲,说明地球表层与宇宙空间之间的能量联系。
(2)依据图乙,说明地球表层是不均一的层面。
(3)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地球表层大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4)地球表层的特点说明,组成地球表层系统的这些圈层之间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引用:1难度:0.5226.读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画出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2)ABCD四处中,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
(3)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
(4)如果图示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A、B两地中表示城市的是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引用:1难度:0.1227.地表的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地表水的下渗。图甲为地表单位面积上厚度相同的四类均质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黏土)的累积入渗量曲线图;图乙为地表单位面积上的四类均质植被覆盖区(耕地、草地、古老的牧场、大量放牧的牧场)的累积下渗量曲线图。据此回答题。
黏土主要由非常小的(<2μm)硅酸铝盐颗粒组成,是含沙粒很少、具有可塑性和黏性的土壤。壤土是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据此判断甲图中分别表示壤土和黏土的是(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引用:1难度:0.5228.遥感图象是地物反射特征在图象上的反映,地物在某波段反射率高,则其在遥感图象上的亮度高(图中显示为浅色),反之亮度低(图中显示为深色)。图1是不同波段红树林的遥感图象。图2是红树林反射率曲线。回答:
图2反射率波段与图1遥感图象对应正确的是(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73引用:7难度:0.7229.如图为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条洋流的属性分别是
(2)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3)若B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
(4)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航行方向。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5230.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气温比B、C两地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并用虚线标出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大致弯曲形态。相同空间规模的热力环流空气运动速度各不相同,其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下列说法中的
A.水平面冷热不均程度不同
B.水平面气压不均程度不同
C.地表摩擦力不同
D.地转偏向力不同
(3)气象观测后发现与A地相比,B地气温日较差偏大,试分析其原因。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引用:2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