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9) 鲁教版(2019) 中图版(2019) 湘教版(2019) 中图版(上海) 人教版 中华地图版(2019) 鲁教版 中图版 湘教版
年级
必修第一册 必修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2 选择性必修3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107 更新:2025年04月25日
已完结
高考复习 压轴专练 高分秘籍 冲刺必备
浏览次数:197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 4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为我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之一。如图示意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与年降水量的关系。
    (1)说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2)从地形和植被角度,说明黄土高原为保持土壤肥力应采取的措施。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引用:2难度:0.6
  • 422.填出序号的圈层名称。

    (1)①
     
    、②
     
    、③
     
    、④
     

    (2)其中②圈层是指
     
    层以上部分组成的。最活跃的圈层是
     
    (序号),连续但不规则的是
     
    (序号),厚度最大的圈层是
     
    (序号)。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引用:1难度:0.6
  • 423.如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6引用:1难度:0.7
  • 4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如图示意火后林下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农耕的原因。
    (2)说出火后前15年林下生产力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高强度大面积林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林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引用:1难度:0.2
  • 425.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图1)”,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①地为
     
    ,从气流状况看,③地为
     

    (2)图2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是:A
     
    ,D
     

    (3)一般来说,锋面气旋在
     
    地区最为常见。此时⑤地的天气状况为
     

    (4)此时②地吹
     
    风(风向),其风力比⑤处的风力要
     
    (填大或小)。
    (5)北京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引用:3难度:0.5
  • 426.1998年南方大水灾,许多庄稼被淹没致死,主要原因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4引用:1难度:0.8
  • 427.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三大水循环类型分别是
     
     
     
    。它们共有的水循环环节是
     
     
    ,海河水系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2)随着城市化发展,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这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会给城市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7引用:1难度:0.7
  • 4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距今6亿年到3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在距今2亿年至3亿年,地球又发生了第二次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叠纪中期,大约延续了一亿年,根据动植物化石和冰碛层的分析发现,这次大冰期主要影响南半球,被称为“南半球的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四纪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大冰期时气温比平均值下降4~7℃,海面降低,陆地大面积被冰雪覆盖。间冰期时气候转暖,高纬度大陆冰川面积缩小,中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雪线上升,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海面上升。

    (1)推测大冰期和间冰期期间,地球上的物种数量各有什么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在距今1万年到19世纪末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四次寒冷期和四次温暖期。说出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寒暖变化依据的获得途径有哪些?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7引用:2难度:0.5
  • 429.大气中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成分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引用:1难度:0.5
  • 430.图中,A、B、C、D四地年温差最和昼夜温差的特点正确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9引用:2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