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9) 鲁教版(2019) 中图版(2019) 湘教版(2019) 中图版(上海) 人教版 中华地图版(2019) 鲁教版 中图版 湘教版
年级
必修第一册 必修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2 选择性必修3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2 更新:2025年04月25日
已完结
高考复习 压轴专练 高分秘籍 冲刺必备
浏览次数:130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 31.我国海洋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力度及政策不同,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沿海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 如图1.

    材料二  我国经济对海洋资源、海洋空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建成或正计划筹建海上风电场(图2).

    (1)分析材料一,海洋产业分布不均,集中程度最高的两大海洋产业是
     
     

    (2)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运输业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海洋产业,试分析原因.
    (3)试分析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发达省市建设海上风电场的区位优势.
    (4)简述中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6引用:2难度:0.5
  • 32.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衡。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石油进口逐年增加,石油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9%是一个重要的风险“警戒线”。推进中国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建立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以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

    (1)分别概括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特点。
    (2)简述我国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变化情况,并判断我国“石油安全”风险的高低。
    (3)进口渠道多元化是保障石油安全的重要举措,写出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区和国家。
    (4)从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分析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8引用:6难度:0.7
  •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原油进口急剧增加,1993年我国已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为了实现能源供给安全,我国进行了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2004年,我国正式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2006年首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并交付使用。列入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规划一期工程的还有舟山、黄岛、大连项目,以地面大型储油罐设施建设为主。紧接着,天津、兰州、独山子等地二期储备基地建成。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在浙江舟山等地建立了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如图),其中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选择使用水封洞库。不同于地面大型储油罐,水封洞库多建设在地下数十米处,以天然硬质岩体为主要结构体,用人工水封系统将石油封存在地下。地下库与地上库单位运营成本费用对比见如表(单位:元/吨)

    项目 地下库 地上库
    燃料动力费用 0.15 1
    折旧 16.5 27.57
    贷款利息 4.52 9.76
    原油储存损失 0.01 0.1
    工资及福利 0.23 1.15
    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 0.44 4.3
    原油及采购利息 94.81 94.81
    管理费 7.17 7.3
    企业利润 33 33.4
    总计 156.83 179.39
    (1)指出一期石油储备基地分布特征及其社会经济区位优势。
    (2)说明我国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意义。
    (3)结合材料,分析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采用水封洞库的原因。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4.拿货2.5元一件,单件买10元至30元……东莞虎门有中国服装名镇之称,东莞大朗则以毛织出名,但在这两个地方,有些摊档销售的便宜外国衣服和毛衣,竟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洋垃圾”!珠江口严查“洋垃圾”走私—3月15日,大铲海关从9个集装箱中查获废旧电池、废旧线路板共2.16t,废旧电脑硬盘2.38t。材料中的“洋垃圾”说明发达国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5
  • 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世界石油需求下降,石油供应过剩,为世界各国增加石油战略储备提供了机遇。许多国家把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作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的首要措施。目前全球石油储备基地主要采用地面大型储油罐和地下油库两种形式。美国是世界上较大的石油储备国之一,石油储备基地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如图),主要采用地下盐洞存储的方式。墨西哥湾沿岸有500多个盐质洞穴,采用简单的“水溶技术”,即用清水将盐溶解便可将盐洞加工成巨型圆柱状“地下储油罐”。

    (1)推测美国将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在墨西哥湾沿岸的原因。
    (2)相比地面大型储油罐,说明墨西哥湾沿岸建立地下盐洞储备石油的好处。
    (3)有人认为,我国可利用西南地区丰富的岩洞资源建立地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长期以来,以矿产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及相关化工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其中的典范。如图示意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

    (1)指出金昌发展循环经济之前,工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金昌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效益。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7引用:2难度:0.6
  •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英国《卫报》报道,巴西科学家2020年2月9日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到当地气温一度达到20.75℃,这是有观测记录以来,南极洲首次测得气温超过20℃.乌克兰南极科考队的队员在研究站门前发现常年洁白无瑕的雪地一夜之间变成了血红色!科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微生物,它们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存,并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但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苏醒”并迅速生长,其体内含有类胡萝卜素才呈现出如同西瓜一样的颜色。
    (1)有人说:“南极气温升高和极地雪藻迅速繁殖之间可能会产生恶性循环”,为什么?
    (2)如何缓解南极气候变暖?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4难度:0.5
  • 3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因表土层含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俗称“黑土地”。我国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而著称,适合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黑土地自然肥力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政府先后采取了大豆一玉米轮作等多项黑土保护措施,已获得了初步成效。如图为我国黑土地的分布图。

    (1)简述气候条件对我国东北黑土地形成的有利影响。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
    (3)说明大豆一玉米轮作对提高黑土肥力的作用。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5
  • 3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工业黄金”的美誉,从传统冶炼到航空航天均有应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等国家便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近年来,世界各地都有新发现的大型稀土矿。
    我国虽然是稀土产量全球第一大国,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但其中80%都是中低端产品。图1示意中国稀土矿成矿带及主要稀土矿分布,图2与图3分别示意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变化趋势与我国稀土消费需求总量变化趋势。

    (1)简述我国稀土矿矿址点的分布特征。
    (2)分析美、日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
    (3)据图文资料分析我国现阶段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引用:3难度:0.5
  • 4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污染产业又叫污染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则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的产业,这些产业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有害,促使环境恶化,影响生态质量。

    2001~2005年、2006~2010年江苏省部分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增长率比较表(%)
    年份(年) 十五时期(2001-2005) 十一五时期(2006-2010)
    苏南 27.92 16.5
    苏中 22.16 24.08
    苏北 15.48 29.42
    (1)据图,概述江苏省1998~2010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表,概述2001~2005年、2006~2010年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并据此推断该产业如何在江苏省内转移。
    (3)目前,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的趋势,分析这种变化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