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9) 苏教版(2019) 沪科版(2020) 浙科版(2019) 北师大版(2019) 沪教版(2019) 人教版 浙科版 北师大版 苏教版
年级
必修1 必修2 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2 选择性必修3
更多>>
已完结
高考复习 压轴专练 高分秘籍 冲刺必备
浏览次数:785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524 更新:2025年04月08日
  • 391.科研人员调查了东北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的群落.研究者将乔木的树龄划分为幼龄木(10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和过熟林(40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群落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如图1、图2.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研究者采用样方法对此进行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法和
     
    法.
    (2)由图1分析可以看出,白桦10〜20年生的数目较少,而40〜50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层林冠茂密,林下
     
    不足,导致幼龄林数量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由图2结果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型.综合上述分析,
     
    的幼苗耐荫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3)若推测成立,该群落发生了
     
    演替.这种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4引用:3难度:0.5
  • 392.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3引用:3难度:0.7
  • 393.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了多年研究,绘制出下图,图中λ=
    某一年的种群数量
    一年前的种群数量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种群在该地区的分布呈现斑块镶嵌状,这是
     
    的一种表现。
    (2)在t3时,种群
     
    (填甲/乙)的数量趋于平衡,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3)在0-t1阶段,种群乙的数量增长曲线呈
     
    型,在t1-t2阶段,种群甲的年龄结构为
     
    。若t3之后甲种群的曲线一直不变,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则可能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6引用:2难度:0.7
  • 394.如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3难度:0.7
  • 395.长江的水体污染是流入长江的次级河流污染(如生活污水)引起的,某小组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对次级河流的水质进行净化分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物的根系形成浓密的网,吸附水体中大量悬浮物,且植物根系表面的微生物将某些污染物吞噬,代谢产生
     
    ,使其成为植物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的
     
    ,减少浮游植物的生长量,通过接触沉淀作用使浮游植物沉淀,减少水华的发生。
    (2)此案例属于
     
    生态工程的实例,它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写出一个即可)。
    (3)该小组利用人工浮床开展了“菰(茭白)和菖蒲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你认为该实验装置应该准备
     
    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4)为了避免实验误差,你认为每个实验装置中的植物株数应
     

    (5)该小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从此表中可看出该小组所做研究的因变量为
     
    ,你能从表中得出的结论是
     

    污水中TN、TP去除率的比较(%)
    处理 总氮TN 总磷TP
    对照 42.6 38.8
    92.8 83.3
    菖蒲 92.7 94.3
    混合 94.9 84.7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6引用:1难度:0.6
  • 396.农田中的生物形成人工生物群落。为什么说它是群落?它与森林、草原等自然生物群落有哪些不同?如果没有人工干预,农田生物群落能长期保持农田的特征吗?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97.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参考图Ⅰ、Ⅱ、Ⅲ回答问题:

    Ⅰ(1)第一小组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调查,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图Ⅰ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株.
    Ⅱ(1)第二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鲤鱼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带标记有10尾,估算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有
     
    尾,在调查中如果标记物脱落,测量值应该比实际值偏
     

    (2)若图Ⅱ表示该种鲤鱼迁入新的环境后,其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Ⅲ中能反映该鲤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3)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水平,因为在此水平
     

    (4)在t2时期后,大多数种群数量总是处于
     
    中,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4引用:2难度:0.3
  • 398.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菌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51引用:13难度:0.9
  • 399.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乙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湖泊中,鲢鱼与河蚌的种间关系是
     

    (2)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鲢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
     
    结构发生改变。
    (3)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湖泊进行填埋,此举会造成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
     
    (填字母)。
    (5)水蚤吃小球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则河蚌属于第
     
    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来源于第
     
    营养级。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引用:2难度:0.7
  • 400.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31引用:18难度:0.9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